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疫情之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几点思考(一)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疫情之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几点思考(一)

这个春节,超脱了所有人的预料。

原本传统佳节的欢喜变成了全民恐慌,相信凭借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这场疫情终究会成为历史的插曲,但短期来看,它仍然打断了中国经济弱企稳的传导节奏,让2020年的开年充满阴翳的感觉。

不过,有必要相信的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站在一个角度看待,疫情对经济环节的进行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各行各业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思考,风险中酝酿着机遇,或将催生出新的业态。

比如与国人“衣食住行”之一密切相关的汽车行业。

值得称赞的是,在这次疫情当中,汽车行业行动积极,在短时间内几十家车企自发地投入到对疫情防控的支援当中,除了累计6亿元的捐款(统计截止到2月3日)之外,还有不少车企采取了海外筹备物资、向疫区捐助车辆等其他方式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

而正如上文所说,疫情终究会过去,它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健康卫生方面,相信对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莫大影响。

作为关联行业的从业者,在这里,我只摘拣与汽车行业的相关内容作出叙述。

从短期来看,这次疫情爆发速度之快、传染性之强都要超过2003年的非典,尤其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其影响范围甚至超出国界。

按照时间线推演,它对汽车行业的首次冲击就是春节期间长假出行消费的严重抑制。

结合往年同期数据,2018-2019年间,自驾出行占据着国民自由行消费的半壁江山,与2016年相比有着一倍的增幅,虽然2019年车市整体负增长,但有机构相信这样的增长受到影响会小。

但疫情开启后,受限于各地防控规定,自驾出行基本被抑制,不少人心心念一年的“诗和远方”被彻底报销。

而疫情对汽车行业的第二次冲击来自因防控工作而不得不采取的延期复工。这里倒不是担心产能抑制导致市面上“无车可售”,而是在延期复工阶段车企和渠道商所担负的高额财务压力,并且主要压力集中在后者身上。

至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第三次冲击,是否仍然是负面性质的,还有待考量。那就是短期车市消费的被抑制。

一方面,疫情爆发时点几乎与春节假期同步,由于今年春节早,年底的售车清库存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疫情恶化大概率见顶在2月,这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照比旅游业、娱乐消费产业等等,汽车行业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

反倒是,由于疫情市场对汽车这一相对封闭私密空间是否会出现新的认知,从而导致短期略带“报复性”心态以私车代替公共交通的消费潮还有待考究,至于为何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下文中会有提到。

说完了短期影响,接下来就应当是我们对长期的思考。

第一点,来自宏观方面,即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控。参照非典之后国家的动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消除疫情对经济的各种负面影响,积极恢复生产生活。同样的,这次疫情过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力度也会明显加大,并且已经率先在资本市场出手。

只不过,当下我们的宏观经济并不似2003年那样具备高增长性,疫情的出现推迟了经济筑底的时间,国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及之前,因此在汽车这样的“大件”消费上或将持保留态度,即便行业力促,大概率也只能出现:先抑后扬的消费态势,且负增长或将更甚。

第二点,就是在疫情期间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相信已经引发了诸多车企的思考。既然车市公认进化的方向是“电动化、智能化、电商化和共享化”,那么在下一期当中就着重从这四个方面着手聊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疫情之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几点思考(一)》
文章链接: https://185885.com/qc/4007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