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利用大环境
与西方国家政府首先考虑环保因素不同,对中国政府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更加关系到国家石油安全。随着汽车的增加,中国政府面临严重的石油短缺压力,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中,发展电动汽车在中国更加紧迫,混合动力技术再成熟,总是要烧油的,而电动汽车则不需要消耗石油;与石油供应相比,中国的电力供应相对好得多。电动汽车白天行驶,晚上充电,正好可以平抑中国每天10亿度的峰谷电差。有分析认为,中国每天10亿度的峰谷电差,可以满足4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
(二)、中国政府对混合动力的具体政策
2010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其中并未将混合动力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范围。通知中对纯电动汽车和插入式电动汽车的补贴分别达到最高6万元和5万元,但油电混合动力产品却被归于“节能汽车”类别,只给予3000元的资金补贴。
(三)、中国政府政策分析
1、技术因素分析
(1)、全球混合动力核心技术主要是被日本的两家汽车公司所掌握,日系车企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实现了技术的稳定和产品的产业化,仅混合动力汽车全球保有量就已经达到300万辆。而中国车企发展混合动力将无法回避日系车企的技术壁垒。如果在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中对混合动力汽车实行高额补贴,就等于给日系车输血,这是中国政府所不愿看到的。
(2)、于此对应的,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并不比国外差。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比西方国家落后几十年,但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以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优势,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中国有可能赢得先机。
2、成本因素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力汽车都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如果没有政府补贴都很难推广;但电动力汽车的后期成本远低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力汽车实施补贴后,购买成本大幅下降,几年节约的燃料费用,就可以弥补高出的车价;随着政府补贴政策的落实和加快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