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原则:尽管距离2035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时间已经十分紧迫了,汽车企业也应当稳步前进、坚持稳中求进,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汽车来划分层次和阶段,从而分时间段来降低碳排放量。
具体政策如下:
一、由于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除了有燃油汽车外,新能源汽车也在“异军突起”,传统汽车和新兴能源汽车在发展的历史、运用的技术手段以及面对的市场竞争状况等方面均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汽车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上不能设置一个统一的时间。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盈利目标、国家经济层面的利益、社会公众的利益,减排的实施力度要和企业可承受的程度相结合,坚持先易后难,根据不同情况设定科学的节能减排规划,汽车企业不能只注重当前的经营效益,更要把目光放长远,考虑到未来的经济长足发展以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市场这个经济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这个“有形的手”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最好是能形成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政府从旁给予相应引导、社会力量协同推进的发展机制。深化车险、车税的改革,鼓励和扩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引导建立绿色健康文明的汽车消费理念。
三、汽车企业要承担起降低碳排放、绿色发展的责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传统的燃油汽车在碳排放量上远高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在减少碳排放上的优势是日益明显的,要加快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在发展模式上要鼓励和推动换电模式的发展,纯电动汽车减排贡献的提升是可以依靠换电模式来部分实现的(换电模式能提高动力蓄电池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强产业链的联动与协同,减少全产业链的碳排放,包括汽车零部件供应企业、汽车维修企业、汽车报废处理企业等全产业链企业。
我觉得在这种背景下想要让汽车行业更好的发展,那么就一定要多发展新能源汽车,因为新能源汽车是非常节能的,而且不会破坏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