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可以从这样几个层面来理解。
一,在原理层面,以担心减少就业岗位为由反对发展新技术,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思潮,但这是一种经典的错误。
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做出了蒸汽机的雏形。但罗马皇帝认为,如果都用蒸汽机,这么多奴隶用来干什么呢?于是这个发明被封存,只用于开启神殿的大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许多工人由于不知道社会发展的规律,错误地把机器当作让自己失业的罪魁祸首,发起过破坏机器的“卢德主义运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批评过的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之一。
直到现在,都有许多不懂科技、也不懂科技的重要性的小清新“知道分子”(称他们“知识分子”是抬举他们了),认为科技是万恶之本。他们的经典理由除了科技带来环境污染之外,还有一条就是科技带来失业。
这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第一,这是一种价值观的错误。低技术的“充分就业”是一种低水平的发展,最终必然陷入“内卷化”,所有的经济增长都被人口的增长吃掉,无法积累财富和基础设施,无法发展出更高级的生产、生活模式。在人类历史上,在工业革命之前,所有的传统社会都处于这种内卷化的困境,包括中国、印度、波斯、两河流域、美洲等等。唯一的例外是欧洲,由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大航海和工业革命,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获得了爆炸性的发展,打破了内卷化的宿命。
第二,科技进步在消灭旧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踩纺织机的工人没了,但多了按电钮的工人。蓝领少了,白领多了。在哀叹低技术劳动力找不到工作的同时,程序员这样的高技术工种供不应求。
第三,也许你会问:我就是没技术,我该怎么办?那你应该赶快去培训,提升自己的素质,而不是希图让历史开倒车,回到让你觉得舒适的时代。先进生产力必然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个人到国家,如果不主动适应这个潮流,只能是自己落伍,怪不了别人。
二,在技术层面,在印度搞自动驾驶本来就是“地狱级”难度,即使其他地方都搞成了印度也不见得能搞成。
这里可以参考一篇有趣的文章《你厂的自动驾驶很牛X,它要是放在印度呢?| 谈资》():
(以下引用)
混乱的印度街道上,行人随意快速横穿马路,多条车道在无预警提示下合并,交通标识糟糕,路边还有流浪徘徊的牲畜。
……
随处可见的三轮摩的被司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改装,使得传感器很难识别其外形,从而为机器学习算法带来了复杂性。而机器学习需要大数据的驱动才能达到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经过特殊培训并输入数以百计的照片后,我们的系统仍然无法识别印度道路上15%的车辆。」Tata Elxsi高级副总裁兼策略和市场营销主管尼廷•帕伊(Nitin Pai)称。
彭博社提供了更多的印度测试细节。当测试车仅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在班加罗尔周日早晨车辆稀少的道路上行驶时,它仍然会频繁地急刹。这辆车按程序设定停在距前方车辆四米远的地方,导致其他愤怒的司机不停地按喇叭并飙脏话。
一头横穿马路的母牛又导致该车再次停下,之后一位店老板将一颗硕大的香蕉茎扔到路上也引起该车停下。而当一位四肢不全的乞丐所坐轮椅车逼近时,这辆汽车的发动机戛然而止。
不论怎样,印度的诸多独特挑战可以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终极的试验场。如果无人驾驶汽车在印度可以行得通,那么它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也应该能行,无非是再加上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配备的本地化数据处理和自动驾驶决策算法。
(引用结束)
三,在政治层面,考虑到以上两个层面,这位印度交通部长说的完全就是现成话!反正也搞不成,不如说得漂亮点,还可以讨好民粹……
四,在预测层面,印度这个国家如此奇葩,许多其他国家没有的问题它有,许多大家都有的问题它更严重,你觉得这个国家的前景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