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带来汽车下游产业链的巨大变革。
比如,会出现驾校低迷、陪练市场萎缩、代驾彻底消失、出租司机失业、汽车维修和保险行业发生改变等。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学者埃里克·布鲁诺尔夫松在《与机器的赛跑》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谷歌智能驾驶汽车中包含的计算技术进步代表下一波新技术到来,而这些技术将减少全社会的工作机会。
许多曾经被认为是非常有保障的技能(比如,开车)的价值最终可能一文不值。
也有观点认为,由于安全性提高,投汽车保险的人可能锐见,汽车保险公司和经纪人也将面临失业,智能驾驶汽车还将导致急诊室和骨科业务量下降。
每年因为交通违规而受到大量罚款的政府,可能也面临着财政收入的下降等。
斯坦福大学汽车研究中心布莱恩特·沃克·史密斯表示,智能驾驶汽车“挑战了城市和国家中所有门类的传统收入模式”。
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
要说无人驾驶的“未来”,我更想说,“未来已来”。为什么说无人驾驶的“未来已来”?在很多人看来,无人驾驶似乎还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但事实上,世界上已经掀起了无人驾驶的“军备竞赛”,这在东亚地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表现就非常明显。
本届韩国平昌冬奥会上就亮相了无人驾驶巴士,开进停车场后,汽车可以自动识别空位,司机只要按下停车按钮,汽车就可以轻松倒车入库或侧方位停车。据记者报道,韩国方面工作人员在介绍相关技术时,特别强调了与中国和日本的竞争合作关系。
再看日本。最新的消息是,日本尼桑公司将与游戏公司合作推出一款无人驾驶的约车服务,笔者曾经听一位共享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说,无人驾驶将是网络约车、共享汽车领域的技术“杀手锏”,一旦该技术得到普及,将大幅提高行业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突破也非常引人关注,近日就有消息称,中国浙江要建设全国第一条超级高速公路,其中特别提到,该高速公路远期将全面支持自动驾驶,并结合无线充电技术实现边行车边充电!
中国的进步令人振奋,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差距,要知道,美国俄亥俄州第一条服务于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专用高速公路已经接近完工,整条公路上都铺设了光纤电缆。
未来已来,无人驾驶日新月异的变化,即将为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