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思考一个问题:汽车寒冬是因为几个大城市限购导致的么?
我认为不是,限购政策松绑也无利于解决汽车行业的寒冬。
首当其冲是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政策近几年变化巨大,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互有冲突,新能源本来是一种趋势,但是补贴政策的反复性也导致很多人在观望,但燃油车价格一降再降,观望新能源的消费者转投燃油车的例子数不胜数。
其次是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燃油车行业,由于前两年的购置税政策导致透支了之后几年的消费者,相对于享受国家政策的几年,现在肯定是汽车寒冬。
燃油车企也是相互倾轧,由于车企内部生产力过剩导致库存较多,车企倾货给经销商,经销商之间只有相互压价,导致行情变化很不稳定。
现在国五国六一切换,国五车降价幅度很大,国六车的价格就稍显偏高,肯定会有一定的空档期来适应国五国六的切换。
最后就是市场的饱和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是合资车还是自主车企,中国已经出现了太多太多,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两台车,以后的汽车消费主要靠人口更迭和车辆报废换车两条路了。
11月广深车牌竞价结果:广州个人车牌成交均价15917元,深圳44929元,均较上个月下降超4千元。你怎么看?
这个月出的13100,说多了都是泪啊,车子已经收了首付了,等着上牌才能开走,又得等一个月了……
说好的要增加车牌供应提振消费,怎么就一下子砍掉百分之四十的牌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