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都有影响!不光只是汽修行业,所以,得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生存
维修方面肯定要放缓啦!今年的汽车销售也要放缓,整体来说汽车行业都是要下跌与持平的!(个人意见)
疫情过后,对于车市会有什么影响?
不看好疫后车市,大家没钱了没心情了,谁还去买车啊?国家为了刺激消费,肯定也要降税,车本身水份就大,肯定是跌停不休。
短期来看,受制于疫情的影响从汽车厂商到经销商,再到供应商,确实会对车市产生影响,最直观的就是1-2月汽车销量降低。以1月份车市零售数字看,轿车、SUV、MPV和微客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3.7%、17.1%、33.1%和33.5%。
另外,受制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拖累作用,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受挫,也不利于汽车消费。
但就长期来看,在第一季度疫情结束之后车市会逐渐回归复苏轨道。尤其是首购群体购车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是疫情爆发后,公交暂时停运会强化消费者对私家车需求的认知,另一方面在“避开危险区域”的意识之下,自由移动出行会出现更显著的诉求。
其次,“灾后及时消费”心理也确实存在,对于短期内拉升市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疫情过后汽车这么难卖?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作为汽车人体会最深...用寒冬来形容车市.已经是以前的形容词了...国五陆续全国不给上牌 ,面对中国经济软着陆..生意普遍不好做..尤其实体经济..不要说能赚多少钱了,能存活下来就很牛掰了.老百姓没有钱的不可能买车 .有钱的不敢花..尤其是车这个大件.平行进口车列属于国五.面临全国都上不了牌.在加上中美经贸战.这又来个疫情..卖车人难啊
汽车销售一般来说都有淡旺季,赶上疫情这个卡点,增加了它的销售难度,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收入普遍受到影响
疫情影响企业效益,很多公司裁员或是降低工资标准,人们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就会缩减开支,而汽车正好是个大件产品商品,全款或是贷款都对收入是个挑战,况且每个月的油费也是一笔开支,如此算下来,如非必须人们也会放缓购买的计划
2、出行方式多样化
除了驾车出行外,其他可替代出行方式很多,公交、骑行、打车等均可以,并且,疫情没有彻底过去的这段时间,部分人还在家保持不出行的状态,因此,自驾用车的频率也会降低,如此也放缓购车的进度
3、销量猛增阶段过后,销售放缓
前几年汽车销售的红利期,人们的购买力得到充分释放,猛涨的势头有所缓解
4、厂家/4s店缺乏有力刺激消费的营销策略
4S店方面虽然承担着销售的职责,不过在主要营销策略方面还需要厂家的有力支持,其实汽车也并不是那么难买,很多厂家参与的5月初“五五购车节”就做的不错,很多车型刚一放到平台就被抢走,老罗的直播卖车也供不应求,但是相对于一些没有跟进新消费形式的厂家来说,依然是销售的严冬
5、可选择性车型增多
各大厂家都在完善自身产品线,从轿车、紧凑SUV、大中型SUV、MPV等车型都在研发或是已经到市场销售阶段,同一个品类的车型,从以前的几款到目前更多的车型都可选择,除了新出的车型,车型也加速了更新换代的步伐,因此,在市场这块大蛋糕没有增加甚至稍微缩减的情况下,竞品的大量增加,导致销售难度加大
6、消费者更加理性
目前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简单快捷,光是选车攻略、实车讲解的内容都有太多了,消费者也更加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需求,不会简单因为销售推荐的一时冲动达成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