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是再好不过的了。我从事某主机厂负责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业务。2018 年我国销售了9万多辆电动汽车,18年19年加在一起卖了还不到15万辆,可能一家小型的自主厂商传统燃油车年销量就能达到这个数了。
所以说电动汽车的产量实在是不算多,但是未来电动汽车是肯定要把燃油车淘汰的。那么当电动汽车达到一定数量是否会冲击国家电网,给国家电网带来压力。
结论是肯定会的。
说的通俗一点,当电动汽车数量达到一定时,充电所产生的的高电压会对国家电网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国家电网的不稳定,也增加了很多的负担。所以我们考虑电动汽车今后纳入微电网系统。这样能大大减轻国家电网的供电压力
(1)电动汽车产量:
国家会考虑过的问题中国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市场能否是全世界最大市场?
您好!在我个人看来,中国凡是和车有关的行业市场,曾经或者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小到玩具车、自行车,大到汽车、高铁(火车),而电动汽车,从全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无疑将是最大的市场,并且没有之一。政策支持在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的局势下,我们国家的能源短缺必将长期存在。而汽车又是能源消耗的最大领域,迫于现实,国家对于新能源的发展也是日渐迫切。早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重点强调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和补贴。
“发展规划”对新能源汽车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划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在这三种汽车形式中,燃料电池汽车刚起步,技术上还需要更多的突破和发展。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将逐渐完成过渡,最后被纯电动汽车所取代。也就是说,将来的汽车领域,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会被纯电动汽车所独占。当然,燃料电池汽车也属于电动汽车。
企业愿意生产,居民乐于购买,电动汽车产业才能真正的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如今的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已经占据了全球产销量的半壁江山,这其中不得不承认很多是政策鼓励的结果。
全社会支持如果说国家制定一系列鼓励和补贴政策,是电动汽车行业这艘巨轮的风帆,那么全民参与,各单位支持,形成全社会的共建、共享、共利,才能体现电动汽车行业带给社会甚至全人类的好处。而这种全社会的支持正在变为现实行动。
电动汽车需要电力,需要充电站和充电桩,这是电动汽车发展所遇到的最大瓶颈,要解决这个难题,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是时不我待。目前,以国家电网为龙头,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和专业充电桩生产企业为辅,在充电设施的建设上,进展迅速,基本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当然,这仅仅只是配套设施的一部分,在今后一段时期,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设施将更完善、更便捷、更快速。
个人需求旺盛如果说电动汽车还存在很多弊端,也是事实。但是总得来说,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已经强不可挡。从近3年的电动汽车销量来看,消费者已经逐渐从犹豫阶段发展到选择购买阶段,尤其在北上广深等大型城市,购买电动汽车可以享受到的便利,已经远远不能用节约来形容。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从电池的安全再到电池的续航能力,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而这两点,无疑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所以,上有政策支持,下有设施完善,电动汽车的发展潜力将和手机一样,无限巨大。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很可能作为本世纪最大的居民需求,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就目前的市场来,几乎没有和中国市场相抗衡的大市场。政策支持!全社会参与!以人为本,就没有办不成的大事!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1)电动汽车产量:
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未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至少占据两个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第一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供应链规模第一。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能源战略原因,第二是产业发展方向上的原因,最后是环保方面的原因。首先说一下能源战略方面,我们是能源出产量和存储量大国,但是是人均拥有量的“贫困户”,我们70%的石油是依赖进口,而大量的石油消耗来源于汽车应用,如果新能源汽车能取代燃油车就可以大大降低石油进口压力,降低石油进口依赖度,避免受制于人。而我国拥有丰富的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电能,核电规模也发展的越来越大,这些电能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应用。
再说一下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4亿辆,每年还以2000万台的速度增长,虽然这两年年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增量还是达到1600万台,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但是我们不是汽车强国。在车身、底盘、电控等方面的技术远远的落后欧美和日韩,尤其是在最核心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上,99%的主要知识产权都在外国人手上,我们要想搞高端的发动机,有很多技术专利是绕不过去的,需要缴纳巨额的专利使用费,比较擅长的逆向研发在高端发动机上根本行不通,很多工艺、材料技术不是“一把皮尺”能解决的。自行研发的能力至少落后发达国家20—40年,互联网技术和电池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我们避开在燃油车领域技术弱势,“弯道超车”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需要一个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作为配套,也就是常说的“供应链”,一辆汽车有七千多个配件,涉及上下游直接或间接参与供货商达到上万家,这与我们目前所倡导的实体兴邦的目标不谋而合,所以我们未来能不能实现弯道超车暂且不论,但是成为世界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供应链市场毋庸置疑。
最后说一下环保方面,现在老百姓对环保方面需求越来越高,汽车保有量增加带来尾气带来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人说,现在火力发电也有污染!是的,目前我国的电力有90%来源于火力发电,但是可以这样考虑,一个火力发电厂可以供应10万台新能源车,污染源只有一个,如果是燃油车就有十万个污染源,所以控制起来要方便的多,要知道中国的火力发电技术世界第一。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从上到下的补贴优惠政策,从价格到车牌再到停车费等给予了很多支持,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发展成就突出。从高端电池到电机电控,都达到国际现金水平,诞生出了比亚迪、宁德时代、蔚来等优秀的企业,相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越做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