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停车难!工资也跟美国比!
这个问题发表个人一点粗浅的意见。第一,该买车的差不多已经都买了。私家车,在中国以前是高消费商品。在十几年前谁家要买个轿车,那是很风光的。可如今就连在外打工的买车也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我所在的公司员工只有300来人,但私家车的拥有量已经有100多部了。所以说买车的高峰期已经过了。以后走下坡路,那是必然的。第二,现在拥有私家车给人们的生活,带不来方便,反而带来了烦恼。像我们外地打工的,平时车子上下班根本开不了多少路,除非逢年过节回老家还算用处大一点。平常到市里面去,基本上坐公交车还要多一点。因为停车难,行车难,是每一个城市的通病。现在交通法律方面又特别严格,一不小心就会被罚款扣分,开车进城,反而有心理压力。我个人是有强烈的这种感觉的。第三,拥有私家车的开支也不可小觑。保险,油耗,过路费,保养费,违章罚款,年审等。一部车算下来一年没有1~2万块是拿不下来的。如果是理智一点的人的话,现在宁愿打车坐公交,也不再买私家车了。总之什么东西发展都会有一个从低到高从高再到低的过程。虽然说私家车的销量在减少,但是总体来看这个数字还是不小的。
成品油价大降!降幅创12年之最,重回5元时代。后市还有降的可能吗?
好事来了,油价大降。降幅12年之最,只是后市没有再降可能
原油暴跌,8天内美股三次熔断,而3月17日国内成品油进入调价窗口,国内汽柴油价格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次降幅,这又是一个惊人的举动。
这一消息对国内而言,是一个很利好的消息,通俗点讲,用全国的平均数来讲,92 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8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 用中化石油福建的最新调价板看,92号汽油是5.49元,95号汽油是5.86元,0号车用柴油是5.10元,题主所说“油价重回5元时代“绝对没错,是个事实。
再看国际油价。从近十个工作日看,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平均水平已跌破每桶40美元,而每桶40美元,已是国内成品油调价的“地板价”,按此分析,此次成品油价大幅调整后,所有国际原油降价给予市场红利均已释放,后市已没有再降价的空间。
据2016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跟紧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并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天花板价”即为调控上限,设定为130美元/桶,达到或超过这个价,国内油价将不上调;“地板价”即为调控下限,设定为40美元/桶,跌破下限,则国内油价将不下调。
未来,油价继续下降,那么国内主要收益的就是“两桶油”,即中石化、中石油,这两个国内石油巨头将继续在国际原油降价中获益。
可以注意到,国际石油巨头的愽弈远未停止。3月16日开盘后,随着美股的暴跌,国际油价继续下探。公开披露显示,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WTI)价格下跌了9.55%,报28.7美元/桶,跌至四年以来的低点;5月交货的伦敦(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收30.05美元/桶,跌幅为11.23%,盘中一度跌破30美元/桶,为2016年2月11日以来首次。与此同时,美国汽油期货暴跌23%,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目前,沙特为OPEC+减产协议流产而祭出的价格战仍在继续,而俄罗斯并没有服软的迹象,而由于岩页油开采成本较高,美国已在其中受伤。
国际油价降了,对于中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特别有助于疫情中的经济复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
一个油价的小故事去年6月中旬,三桶油在终端市场动作不断,优惠力度惊人。我去加油,发现无需开卡、预充值,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中石油、中石化每升优惠破纪录的达到了1.8元。惊讶之余,我在朋友圈广而告之。朋友们回帖说:我消息过时了。临近的中海油,92号汽油价格跌破了4元每升——考虑到固定征收的每升1.52元消费税,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优惠价格呀!
于是我问自己,这是一个市场竞争的简单现象吗?
上网查了一下,我发现不单单是杭州,在全国多地都出现了大幅降价促销的现象。这很有意思——要知道,理论上,汽油销售价格是有国家指导价的。如果降价在合理区间内,我们可以理解成是简单的促销活动。但打7折、6折进行大幅度促销销售,就不能用简单的促销行为来解释了。
大幅降价的可能原因对上面这种大幅度降价的行为,一般的分析原因大致是:
1、 车市销量下滑影响汽油消费;
2、 大连恒力、浙江石化相继投产导致汽油供应过剩。
但我们不妨考虑一下,对于国家管控的重要资源,用简单的供需矛盾来分析如此巨大的终端优惠,是否有欠妥当。举例来说,同属重要资源的水电煤气价格,何时有过大幅波动呢?事实是,汽油消费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需求,不是说油价低了,消费就一定会大幅度上升。降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加油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车主从一个没有优惠或优惠幅度较小的加油站,转去另一个优惠幅度较大的加油站,仅此而已。
我更倾向于是某种程度上的压力测试和释放要素活力的预演。如果大幅度放开加油站终端市场,开放外资和民营进入,会对现有的市场格局形成冲击吗?如果大幅度降低汽油消费税,叠加可能的高速公路收费减免,降低物流成本,会不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回到问题本身讲完了上面那个小故事和可能的原因分析之后,旁解君再来回答“成品油价大降!降幅创12年之最,重回5元时代。后市还有降的可能吗?”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简单明确的,按照我国成品油价调整机制,当国际三地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的时候,国内汽、柴油价格不变;国际原油超过130美元美元一桶,国内油价不变或小幅变动。现在国际油价在30美元左右,所以,按照规定,后续价格暂时不会调整了。
但是,在原油成本和销售价价差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不排除终端零售企业通过开展促销活动降低油价。
关注旁解君,了解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