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酵的锁电风波,也揭开了新能源发展中的乱象。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一些行业痛点也开始凸显。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里提供的数据显示,汽车零部件在去年已经成为仅次于食品和服装的第三高投诉量商品,而问题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
其中热度最高的问题均与电池相关,一是新能源汽车出现安全问题,如行驶中断电、汽车自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二是电池质量问题突出,比如充电故障等;三是续航里程缩水,特别是冬季低温下续航折损快。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威马事件也并非个例。对于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市场来说,锁电已经成为自燃、刹车失灵、延迟交付等现象后的又一难点,是否会因此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锁电不是个例,威马为行业“背锅”?
威马此次锁电事件爆发的源头,是从2021年底的“迎新年用户特优”活动开始的。虽然是免费进行车辆检查和赠送200元京东卡,但是经过售后维修之后的结果就是续航里程大幅缩水。
如此“一刀切”的方式自然引起了消费者不满。牺牲用车体验背后,是此前频发的自燃事件。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已经连续有5辆威马EX5发生自燃,最密集的是去年年底4天发生了3次自燃事件。今年1月20日,一辆威马EX5在海南三亚又发生自燃,调查结果显示,自燃原因是动力电池故障。
有发明就会有乱象,等出事了,国家会出手处理的,你看我的意思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