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其实得用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如果要把华系车(主要指乘用车)的发展做一个历史阶段,那么其实00年之前并不存在华系车这么一个车系名词,因为那个时候的车要么就是政府或者军队专用,要么就是基本上进口车,合资车一统天下!华系车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真正发展的也就是这20年时间,大家现在能找到的大多数华系车代表,奇瑞,吉利,长城,红旗,长安也都是在这个时间左右陆陆续续建立或者涉足,而这里面,有10年左右时间,华系车经历了初期思想上(代表就是李书福的两排沙发四个轮子理论),技术上(代表就是单纯大量进口三菱发动机组装),设计上(红旗抄袭奥迪),品控上(比亚迪FO),网络布局(奇瑞刚开始基本只能原厂返修),产业链(福耀玻璃刚开始主要出口外国车厂)的混乱以后,已逐步完成了组建,调整和发展!
凭心而论,从十八大以后特别是2015年工业制造2025提出来以后,华系车的各项指标突飞猛进,从价格区间来说,20年时间,华车已陆续攻占5万,10万,15万,20万的关口,红旗H9在23号的正式发售,已经标志着国车已经向30万的豪车门槛发起了强劲冲锋!
回顾20年前,一台日本铃木就能把中国微型车市场杀的片甲不留,一台极简配置桑塔纳就敢叫价20万,一台三菱帕杰罗就可以在SUV领域大杀四方,三大件出口国内基本上都是淘汰技术,整车更是消费者出的高价买的减配,原因无他,因为你别无选择,市场上的八国联军到处跑马圈地!
20年后 再看现在,当年名类繁多的洋品牌被围剿地基本只剩德系,日系和美系三家,市面上已经很难再见到当年驰骋的法系雷诺,意系菲亚特,俄系伏尔加等等等等,就连韩系的起亚,现代,日系的马自达,日产,美系的福特所占据的区间,也正在被国车合力围剿,举步维艰!所以,如果没有国车的崛起,那么这些洋车品牌根本不会放下价格和身段向消费者亲近,大家也根本不可能买的到二三十万的BBA!
一直很有信心,国车终究会取代合资车的江湖地位,就像国产家电,电子产品等等,当随着布局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提高,策略不断改进以后,国车也能够像前两者一样上下通吃!
不被看好那只是不懂车的人,或是普通国人根本也买不起,有钱的又认进口车。
就说红旗本身就代表着国家用车,一些车型有钱都不卖给你。就相当于英国的劳斯莱斯,美国林肯一样了,而且配置功能豪华程度那也都相当的不错了,这样的车出口国外,对外国人来说级别低,性价比超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