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的问题,估计俄罗斯人会诡异地笑了,卡脖子?俺没有脖子,你怎么卡?
是的,俄罗斯的“芯片”虽然90%以上依赖进口,但人家根本不怕制裁。无论是美国的山姆大叔,还是欧洲的各路鬼神,俄罗斯视而不见,大有“放马过来,老子不杵”的豪迈。
这到底是为何?
俄罗斯的芯片用途,决定了不怕欧美
芯片,简单来说,就是将微电路刻在半导体晶圆表面的的集成电路。而把电路刻上去,靠的是光刻机。
光刻机这玩意,我们有,俄罗斯也有。但是,最先进的光刻机掌握在荷兰公司ASML手里,他们引领着最先进的光刻技术。用荷兰ASML的高端光刻机,可以生产出10纳米级以内的芯片,最高等级已经达到了3纳米级。
尽管荷兰人的技术是如此先进,俄罗斯人并不十分亲睐,为何?
目前,俄罗斯国内使用两类芯片,一是军用芯片,二是民用芯片。
1、俄罗斯军用芯片
军用芯片要求的点:稳、耐高温、防辐射等。
至于芯片是不是最先进的,不重要。几十纳米级别的,甚至上百纳米等级的,都可以。因此,不要觉得航母、坦克、火箭、导弹、轰炸机等先进武器装备上需要高等级芯片,不需要,“稳”就好。
托苏联的福,俄罗斯的军用芯片可以自己制造,就不劳烦西方各位大爷们了。
2、俄罗斯民用芯片
而俄罗斯需要的民用芯片,90%是靠进口的,基本来自西方国家。但即使如此,俄罗斯也不怕卡脖子,因为俄罗斯的民用芯片,要求的等级也不高。
民用芯片用在最多的地方是消费性电子产品,比如手机,比如平板,比如电脑,比如智能手表,比如电动智能汽车等等,这些产品需要的是更新换代快,功能突出,能耗低,设备的处理速度快,这不得不依靠高等级的芯片。如果芯片等级过低,那么,产品在全球就毫无竞争力了。
而电子产品的出口,中国是世界最多的,几乎占据了世界的半壁江山。因此,当美国在高端芯片上卡脖子的时候,中国企业很受伤,华为的手机业务因此困难重重,不得已把荣耀都卖了出去。
在这个5G已经来临的时代,高等级芯片对于中国太重要了。
(荷兰ASML光刻机)
反观俄罗斯,实在没有什么担心的。本来,俄罗斯出口国外,一是靠武器,二是靠能源,因此,就算美国在芯片上卡俄罗斯的脖子,人家也不怕。
有人说了,如果欧美国家联合起来,任何民用芯片都不给俄罗斯出口呢?俄罗斯也不怕,低等级的芯片公司,人家国家也有几个。最重要的是,低等级的芯片,中国也有,中国现在最先进的科技公司可以生产10纳米等级左右的芯片了。
所以说,俄罗斯军用的芯片用不着国外的,而民用的芯片需要的等级也不是最高那一批,因此美国卡不住人家的脖子,卡着也没意义。
俄罗斯使用的民用芯片,为何只能大量进口?
俄罗斯虽然不怕美国制裁,但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俄罗斯还是需要大量进口民用芯片,而且,暂时只能大量进口。
曾经的苏联,也是显赫几十年,为何到了俄罗斯,感觉一蹶不起了呢?
今日的果,是过去的因造就的。
曾经的苏联,为了和美国掰手腕,大力发展军备,因此他们注重军工设备,注重重工业,而对消费品,以及轻工业轻视的一塌糊涂,因此错过了第一波的民用芯片工业的大发展。
当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的十年,不要说发展经济和各种工业了,国家差点都倒下,毛熊差点都成死熊了,因此,错过了黄金十年。
普京上台后,一是要快速稳定国家,二是还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等稳定了,又过去不少时间了。再加上美国的背后干扰,俄罗斯一次次发生局部战争,和车臣打,和格鲁吉亚打,又被欧美国家各种制裁,实在没有办法快速发展芯片工业。
现在的俄罗斯GDP,竟然和广东省一个等级,人才已经凋零,技术已经落后,资本还很缺乏,要大力发展起来芯片工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俄罗斯除了发展低端的芯片工业外,所需民用芯片,大部分都要靠进口,对他们而言,按需采购要比自己振兴芯片工业,容易的太多太多了,也是目前较为合理的途径。
俄罗斯芯片的未来之路
那么,俄罗斯芯片的未来之路在哪里?
靠得住的当然不是欧美国家。
虽说,俄罗斯“独特”的经济模式,目前不怕卡脖子,但是,面对石油、勘探、化工行业的设备逐渐老化,面对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面对军备的更新换代,芯片,不断优化的芯片,那是离不开的。
当然,最靠谱的还是自己国家慢慢发展,这一点,俄罗斯也在做。
另外,就是一定和中国保持最亲密的关系,关键时刻,中国可以满足俄罗斯大量的中低端需求,而且不会去制裁俄罗斯,毕竟都是美国憎恨的国家,是互帮互助的难兄难弟。
总而言之,俄罗斯目前不怕美国卡脖子,是因为这么两个原因,一是俄罗斯的民用芯片等级要求并不高,二是俄罗斯不仅有欧美芯片一种选择。
俄罗斯90%的芯片依赖进口,这个数据一点都不假;但俄罗斯从不惧怕美国的制裁,美国也不敢拿芯片去要挟俄罗斯,这个也是不折不扣的事实。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不怕美国芯片制裁呢?美国真的这么怕俄罗斯吗?这篇文章,站长就跟大家揭开俄罗斯不怕美国卡脖子的真实原因,以及给大家解密俄罗斯的芯片技术?
俄罗斯的芯片技术到底怎么样?遥想当年,苏联曾经是世界第二超级大国,其鼎盛时期在航天、军工等领域甚至遥遥领先美国一大截,即使在衰落的苏联后期,与美国相比也不过5年的差距。
那么,苏联的工业遗产是否让俄罗斯拥有了先进的芯片设计及制造技术呢?
答案很明显,如今的俄罗斯并没有这个能力。
俄罗斯在半导体领域属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芯片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俄罗斯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半导体企业和互联网巨头企业,这也导致了俄罗斯90%甚至95%以上的芯片都采购自国外。
除了这些数据以外,如果你查询过相关领域的论文你就会发现,俄罗斯科研人员在芯片制造等IC领域的顶级期刊论文实在少之又少,反倒是中国和印度的留学生在顶级期刊发表出来的成果比较多。
所以说,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学术成果来看,俄罗斯的芯片技术确实比较落后。
俄罗斯的“芯”酸史那么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强大的苏联在航天等高精尖领域曾经独领风骚,如今却在芯片上栽了跟头呢?
这就得从前苏联的芯片发展史说起了。
在集成电路还未出现之前,前苏联和美国对于芯片发展方向的选择出现了分歧——苏联选择了“电子管”,美国选择了晶体管,在当年,这两种技术难分高下,各有利弊。
苏联选择电子管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设想以后的世界将是被核污染笼罩着的世界,苏联的科研人员发现,集成电路在核爆的电子脉冲面前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而电子管能够抵御核武器的电磁脉冲,适合用在军用设备上,所以他们把赌注压在了以稳定性为主的电子管上。
而美国并不这么认为,美国认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是维持现状的“和平年代”,高科技设备将代替傻大笨粗走向更多的家庭。而晶体管这种电子元件今后的发展空间更大,更适合用在高精尖的设备上,这个选择也为美国后期能够成为科技大国做了铺垫。
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显然美国压对了赌注,这也奠定了如今一骑绝尘的芯片技术。而当年难分高下的苏联,则在电子管的弯路上越走越深,半导体发展被严重耽误。虽然苏联在后来逐渐认识到晶体管可能会是未来世界的主流,并在加盟共和国各地布局了半导体工厂,并一度出现了荣光,但随着苏联解体,苏联一手打造的完整工业体系被打碎,这些半导体工厂也随之荒废,这些领域的专家、教授、工人大量失业。
再后来,继承前苏联遗产的俄罗斯也曾打算过发展半导体行业,但无奈自身在芯片领域的技术沉淀跟美国、中国这些国家差距太大,经济每况日下的俄罗斯本身也没有雄厚的财力去支持芯片的研发(半导体技术研发是一个特别烧钱的事),半导体技术从此一蹶不振。
俄罗斯军用芯片不怕美国制裁上文说到,俄罗斯的半导体产业非常落后,甚至90%以上的芯片都依赖进口,那么,俄罗斯为什么就不怕美国芯片制裁呢?
这是因为,美国在操作系统、芯片等行业制裁中国,只是针对经济领域,而在军事领域的影响,几乎是零。
手机、电脑等消费用品,我们追求运算速度更快,就不得不把芯片制程缩小,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更多数量的晶体管,性能就会更强。但是,晶体管做的太小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发热更多,抗干扰能力更差,容易出现量子隧穿效应等。这在军事上都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所以,军用芯片,本身并不需要高制程。
军用芯片采用低制程,在可靠性、稳定性、抗电磁、抗辐射、寿命、价格、品控方面都有优势。所以你看,即使是拥有5nm技术的美国,在F22和F35等先进战斗机上用到的POWERPPC芯片,是0.6微米制程的,也就是600nm。
虽然俄罗斯的芯片制程技术不先进,但生产几百纳米的军用芯片技术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俄罗斯的军用芯片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不担心高端芯片和光刻机的相关性问题。
那么,俄罗斯民用市场的芯片为什么也不怕制裁呢?主要原因还是俄罗斯的芯片行业,还远远没有到威胁美国技术的地位,而华为、中芯这些涉及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却能让美国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美国曾经沉浸在“科技霸主”的光辉之中过着高枕无忧的日子,但自从华为等中国企业的5G技术走在美国的前面以后,美国的高科技领域地位受到了威胁,美国必然看不得同行超过自己。
而俄罗斯不一样,目前俄罗斯的高科技发展方面比较落后,其“民用芯片终端使用者”的身份一时半会变不了,并不会威胁到美国在科技方面的地位。
正是因为如此,美国才会处处针对中国,而对俄罗斯视若无睹。
这里是科学驿站,我是站长,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是一名热爱科学、热爱分享的科普答主,同时也是科学领域优质创作者、今日头条青云获奖者,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你,欢迎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