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买电动车最纠结的就是电池了,有没有好的电池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买电动车最纠结的就是电池了,有没有好的电池

对于电动车电池的寿命,很多人都会很纠结。一组电动车电池到底能用多长时间呢?为什么有些人的电瓶能用2-3年,而有些人的电瓶却用不到一年就报废了?电动车电池的寿命到底有多长呢?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电池一般有两种: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铅酸电池寿命按照电池容量衰减到原容量的30%界定,一般的话应该是完全充放300次左右,寿命大概是一年半左右,如果骑行路程短的话,可以使用3年左右;而锂电池有着严格的充电次数,一般会在1000-1200次左右,寿命在3-5年。

锂动力电池从结构上可分为卷绕和叠片两种,目前,大部分动力电池的电芯都采用的是卷绕工艺,因为它可以大规模生产,速度快,但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扭曲,两侧圆弧处断裂造成内部短路。叠片工艺能够充分利用到四角空间,能量密度更高,但不易规模化生产。不过目前叠片工艺已经实现突破,有可能会超越卷绕工艺效率,成为大家选择的一个方向。

既然电池的使用年限在2-3年左右,但为什么大部分人使用一年多、甚至半年之后就会报废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在使用电动车过程中不注重电池的保养,比如过度放电、急刹车、载重过多、新旧电池串联使用、快充、过度充电等,这些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导致其使用年限缩短。因此,除了选择一款好的电池,平时也要注意保养。

因为中国人的无知,把寿命长的铅酸电池类型禁止生产了,说它会污染环境。所以现在的铅酸电池只能生产寿命短的电池,我怀疑是不是外国人这样指导中国做的,目的是搞死中国的电池产业。

蓄电池充电切莫贪快,快充损害电池!要想在现有的垃圾级电池的基础上,延长使用寿命,只有用智能充电器,可惜现在的市场上没有,估计将来也不会有,原因是中国正在利用新国标消灭中国的电动车产业。

为什么国产车逐渐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感觉遇到的前进的阻力越来越大?

个人观点:

国产车里面,比较认真做车的几个大厂,比如吉利,奇瑞,长城,长安,他们的所谓品控和国外厂商比起来说差也差不到哪儿去,最大的问题是3个,主要是客观原因:

一是国人的接受程度,现在网上我感觉有很多国产车黑,不知道是被以前的国产车伤的,还是拿美分的,只要一说到国产车,就各种诋毁各种不屑,导致国产车口碑不高。但实际上在中低端车型中,国产车品质已经不输同价位的进口或者合资车了。可问题是很多人花了几万买了一辆国产车,非要去和别人花十几万,几十万买的合资车、进口车比质量,稍微差一点就各种谩骂。大哥,做人要有良心,OK?

二是国产车的利润问题,为什么要说这个么?因为国产车如果没有较大的利润,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研发,就不能确保质量,经常看到很多人(并不是国产车黑),甚至包括我自己,手里揣着买白菜的钱,怀着买火箭的心。国产车正是因为在国人心中接受程度不高,所以售价一直上不去。几大车厂都在力推他们的高端车,但成功的寥寥无几,比如魏,比如领克,这哥俩还算好的,你看看星途,那叫一个惨。而国产高端车争的是什么价位?20万左右,这在合资车眼里根本就是中端而已。我当然希望国产车最好能便宜到只卖一两万,但没有足够的资金,国产车就无法保持进步,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经常看到一些人大骂国产车底盘生锈,可是你们有没有想到,你用了多少钱买的这个车?你当初买它时看中的是什么?配置高,必然要在其他地方减配,你车买回来做个底盘装甲很贵么?

三就是国产车的技术含量了,正是因为第二条的原因,国产车技术一直上不去,别的不说,至少国产车里面基本没见过2.0t以上排量的发动机(当然也有可能是国家排放政策的原因),但有没有是一回事,能不能研发又是另一回事了。

综上所述,建议大家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买国产车吧,毕竟只有国产车商,才有可能在战时给国家生产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

笔者从“国产车越来越好”以及“面对的阻力越来越大”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笔者认为,国产车从设计造型和价格方面讲的确越来越好;但是从整车集成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还远远不够!第一:设计造型好

当前以吉利,上汽,一汽,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为代表的国产车,在外观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一个个神车的同时,也预示着国产品牌的设计造型能力已经逐渐赶超国际一流大厂的设计了,尤其是大众,丰田,本田,现代等。

第二:价格越来越低

随着竞争车型的越来越多,国产车型价格越来越低,同时,也拉动合资企业同等车型的价格不断下探,的确给国内消费者提供了非常大的好处。

第三:整车集成和质量提升不够快

可以说,相对于外观设计,自主品牌或国产品牌在整车集成方面的提高还不够快,随便拿一款自主品牌车型的油耗,基本都比同等层次的合资品牌要高;任何一块自主品牌的发动机热效率都远远无法赶上日系品牌;当然,在你的车开了10万公里之后(甚至是5万公里后),你就会对于自主品牌车辆的可靠性有很深的体会。

所以,自主品牌在关键的动力总成的技术积累,整车的集成,以及车型质量的可靠性方面提升还远远不够,和主流的合资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感觉自主品牌提升了还是很容易会被合资品牌蚕食的主要原因。

再讲讲目前自主品牌都由哪些阻力?第一:汽车市场的充分竞争,以及新势力造车的不断蚕食,更多的企业和品牌将面临淘汰

2010年之前,国内汽车市场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只要有资质造车,都会赚的盆满钵满,所以国内的汽车品牌非常之多,远远多于发达国家的品牌数量。

当然,随着2010年到2018年左右,以长安,吉利,上汽等为首的国产品牌的升级换代,品牌的设计和质量进入了自主品牌2.0时代,当然,同时和维持了非常低的价格,这使得没有赶上脚步并转型的 非常多的自主品牌面临着销量断崖式下跌,比如,东南汽车,海马,力帆,华晨汽车,野马,纳智捷,江淮汽车等等。这些品牌如果不是造成新势力无法拿到造车资质需要合作,否则,其中的大多数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第二:国产车市场份额不断被合资企业蚕食

上文说到,虽然自动品牌的外观设计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在动力总成,整车集成,经济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国内品牌的实力还远远无法和主流合资企业相比。

这就造成了目前大众捷达,桑塔纳等车型的逐渐推出,从而逐渐蚕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从根本上讲,国内自主品牌还是需要继续在技术上不断投入和前进,只有在技术方面达到或超越了合资品牌,就能保证份额的逐步增加,从而在合资品牌手中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三:越来越低的利润

首先是成本的增加,新势力造成的不断崛起,让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人才的成本不断的增加。

另外,对于决定未来的电池以及自动驾驶等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已经让各大主流汽车公司投入大量的利润。

就拿奔驰为例,奔驰汽车全球引以为傲的EBIT单车利润率从2018年的近10%降低到2019年的6%左右,更何况其他的品牌。

国内车企在后续的几年,必将会加速淘汰不求上进的品牌,从而形成几大汽车集团,达到和国外基本一致的水平。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买电动车最纠结的就是电池了,有没有好的电池》
文章链接: https://185885.com/qc/5623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