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氢燃料汽车何时量产投入市场?您会购买吗?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氢燃料汽车何时量产投入市场?您会购买吗?

氢燃料汽车已经投放市场,目前的问题是不被消费市场认可和接受,究其原因为购车成本高、用车成本更高且安全无法保证。氢燃料汽车普及时间最长的国家是日本,然而5年左右的推广结果也只有几千台的保有量,其中不乏试验车辆;在国内汽车领域氢燃料汽车的状态也基本相同,经过了数年的论证和研发生产,目前保有量也只是几千台,其中还有班线车辆,为什么这种车难以被认可呢?

其实标题已经作出解释,细化之后如下。

1、购车成本高,氢燃料电池汽车结构包括:燃料电池组(发电)、动力电池组(储电)、电机、电控系统以及其他基础结构,这种车的本质是电动汽车,所谓燃料电池只是一台发电器。

而制造一组低功率的燃料电池需要使用数十克的铂,其发电效率只适合一些动力羸弱的代步车,稍微有些性能的车则需要几组燃料电池,铂的使用量太大了。铂的价值比黄金还高,所以使用这种金属的氢燃料汽车往往比同级燃油或电动汽车贵⅓,一代普普通通的代步车也要三十多万,您会购买吗?

2、用车成本高,制氢的方式基本为使用常规能源(煤、石油等)制造,常规能源的储量决定了价格很高,燃烧后产生的排放物需要更高的成本去处理;其次有较小的比例是利用电解水制氢,但弃电比例越来越小、正常工业用电的费用又很高,而且制造出燃料电池发出电需要的氢,背后消耗的电在发电电能的三倍以上。

所以使用的液态氢背后的排放很高,且制造成本也决定了价格不低,一公斤氢驱动车辆行驶几十公里费用超过60元,用车成本比燃油车还高。

3、安全性无法保证,同样体积的液态氢能量密度是等量TNT的数十倍,一台车轻型客车会有数组氢罐;如果这些车在公路上发生碰撞,事故导致液态氢泄露,这些氢会快速的在空气中上升并形成引燃条件,一旦出现明火则会形成云爆弹状态的爆炸。

其次这些车仍需要使用动力蓄电池,这些神秘的车使用的是哪种类型的电池不得而知,如果是一些高镍电池出现在重放电过程中的高压自燃,这些氢罐在火焰中会是什么状态?

换位思考谁会购买这样一台高价低质、用车成本高且不安全的车吗?氢燃料电动汽车漏洞很多,与其用这种超高成本的增程器发电,为什么不用同样的成本直接提升电池容量?一样的费用让电动汽车续航增加几百公里是没有问题的。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支持国产电动汽车!

一个月产销59辆和47辆,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还有未来吗?

电动车难堪大任,氢能源车才是未来大势?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国内汽车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并且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纯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带头大哥。

但在最近,关于纯电动车能否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又将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是国庆期间的电动车充电难、续航焦虑等问题;二是近期的“拉闸限电”现象,是否与纯电车快速增长有关。

与此同时,诸如此类的讨论又引申出以煤炭发电带来的环境破坏是不是更大、废弃锂离子电池该如何处理等更深层次的议题。所以这次“电动爹”不仅仅造成了用户个人的困扰,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整个新能源车行业的思考:电动车真的是新能源车的终极答案吗?

这里便不得不提国内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热门选项——氢能源车。其实氢能源早在50年前就有所提及,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美国就已成立国际氢能协会,探索新的燃料电池技术。而随着环境日益恶劣,欧洲和日韩等国也逐渐加入氢能源方面的研究。

而全世界都愿意投入氢能源研发的理由也很简单,那便是清洁。要知道,氢气和氧气产生的反应只有简单干净的水,相比电动车更加环保,毕竟电动车在“发电”环节是否环保一直都是个争执不下的命题。不仅如此,在能量密度方面,氢气的140MJ/KG对比锂离子电池的0.7MG/KG也更具有优势。换句简单的话讲,同样的体积下,氢气可提供给车辆的能量要比锂离子电池多得多。

这里举个具体的例子吧,2020年12月,丰田发布了第二代Mirai氢燃料电池车,该车耗时5分钟添加氢气,紧接着便在美国南加州完成一次1369公里的长途旅程。据悉,全新的丰田Mirai采用TNGA-L 平台开发,车内压缩氢气槽的容量为141公升,并且车辆在零下30°C也能实现低温启动,同时续航里程不会缩水。

因此,综合来看,氢能源车似乎更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降低污染,但为什么现阶段却是“电动爹”更胜一筹呢?

虽然氢能源车在续航、补能方式上确实是比电动车方便,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氢能源本身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运输贵且难,氢气密度小所以体积较大,无论是氢气的制备还是运输费用都是笔不小的开销;其次是氢气容易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氢气泄漏,此前有一个恐怖的数据,全球427个加氢站在15个月内爆炸了8次,因此氢气如何储存是最棘手的问题。

言归正传,尽管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阻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突破,氢能源车总会有站起来的一天。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也先后颁布了关于制氢、储氢和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运营等领域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来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所以现阶段还是让“电动爹”多嚣张一会,等到氢能源车技术成熟的那一天,再彻底摆脱“电动爹”的束缚。

氢燃料电池重卡星星之火,可否燎原,我可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氢燃料电池重卡•热火朝天现在要说那个重卡厂还没有开发氢燃料电池重卡,那企业的产品规划绝对不及格!从一汽解放、重汽、红岩、大运、北奔等到造车新手三一重卡、宇通重卡、吉利远程都在开发燃料电池重卡,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抢占新兴蓝海市场!

燃料电池重卡•四大特点【价格高】:目前是普通卡车3~4倍;购车价格在150万元以上。

【自重大】:整车储氢系统和CNG气瓶组有一比,加之自配电池又是不小重量。

【经济性差】:百公里耗氢在10kg左右,目前每公斤氢气价格在40元已经算便宜了,成本太高,未来就算可以降到25元甚至20元,相对柴油、天然气也是不小开支。

【高压难储存】:由于氢气体积能力密度太低,必须高压储存,通常至少350bar起步,甚至高达700bar,这样以来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带来高昂的储存成本。

重卡•零碳替代动力鉴于以上特点,氢燃料电池重卡确实发展起来很难,但是面对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有没有更好的动力替代方案呢?

通过调查发现,纯电动和绿色甲醇液氢动力可以完全替代氢燃料电池。

纯电动/换电重卡可以用于港口、矿坑、城市周围倒短用途,在150km以内,中短途也可以采用换电重卡。

绿色甲醇液氢动力可以用于中长途重卡,由于绿色甲醇是有空气中CO2和绿色氢气合成而成,只不过用甲醇作为液氢的载体储存起来,这样就可以长距离运输,而且不产生碳排放,同时可以解决纯电动里程焦虑问题。这一块吉利远程汽车已经在布局!

也许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大投入,技术会有较大的突破和成本降低,但是作为能量载体气态氢并不是一个最好选择!

以上、请您阅读,欢迎评论关注!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氢燃料汽车何时量产投入市场?您会购买吗?》
文章链接: https://185885.com/qc/5831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