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讲国家在过去10年甚至20年抛都越来越富裕了,确实说明很多家庭进入小康,但也要意识到还是很多家庭聚集在头部而导致扩大消费,比如家里购置好几台车等等。咱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6亿人的人均月收入1000元,个税提高到5000元后纳税人口只有6000多万。
#豪车# #小康# #人口# #消费#
是换车的多,而换车的又都是有钱的,所以看上去买豪车多了。
问界M5月销超5000台,华为智能驾驶第一车阿尔法S HI版会起飞吗?
北汽极狐阿尔法S-HI的运气应当不如问界好金康塞力斯·华为|问界M5,很长的名字。
问界汽车是由前重庆小康集团和华为合资创立的品牌,小康集团后更名为塞力斯,所谓品牌应当是“塞力斯华为·问界”;然而没有谁会这么喊,一般都是“华为问界M5”,于是这辆车的销量越来越高,最近一期的月销量已经突破5000辆,如果没有塞力斯这个标签的话也许会更高……当然这并不是贬低塞力斯,只在品牌号召力的层面上,华为这个民族品牌的强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为何要讲这些呢?
因为北汽极狐阿尔法虽然也使用华为技术,但是却没有让华为作为主导方,北汽显然是要通过该αS这款车来重塑整个品牌和集团形象,所以需要时时刻刻凸显出“北汽新能源”;但是北汽新能源曾经如果不依靠地方保护的话,貌似撑不了多久,在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完全开放后,现在的北汽新能源的市场份额也是低得可怜。所以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多少有些缺乏对品牌影响力的合理评估。
极狐阿尔法-αS想要像问界M5一样的热销,可能性真的很小,原因在于αS的车型比较另类;这是一辆跨界车,车身轮廓是轿车,但是4980*1960*1599、轴距2915毫米的尺寸又是SUV的标准,跨界可以等于个性,但似乎也可以等于“不伦不类”……虽然这样的评价不太好听,但基于跨界车没有一款热销车的客观事实,很显然这种车型是偏离大众审美标准的。
华为问界M5则是一台普通的SUV,车身尺寸为4770*1930*1625、轴距2880毫米,是中型车的标准;车身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槽点,虽然也略有些跨界的味道,但体现出的更多是运动的气息。
而且后驱版7.1秒、四驱版4.4.-4.8秒的高性能也与车辆的气质匹配,重点是这款车的指导价只要25.98-33.18万。
αS HI版本的指导价为39.79、42.99万,价格高出很多,虽然这一版本装备了三个激光雷达,这应当是目前全球量产车里唯一使用激光雷达,并且数量最多的智能汽车;可是现阶段的规则对于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还是保守的,用户对于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的信任度也没有那么高,所以这辆车的角色应当是高度智能车普及之路的开拓者或第一人,而开拓者往往都会“牺牲”。
所以不能否认αS是一辆很不错的跨界车,但小众的定位,高级别的激光雷达的意义,再综合北汽新能源的形象,似乎还是很难成为热销车。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目前很难,因为余大嘴把所有精力全都放在了问界上,从价格上也能看出,这辆问界就是用来冲击市场的,只有问界成了爆款,才能辐射到周围其他华为系车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