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来看,国内汽车产品价格尚未出现明显上调,大概率是由于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所导致。
全球疫情控已制趋于稳定,但汽车产业芯片短缺的问题依旧未能解决。近日,艾睿铂(美国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相关分析称,半导体芯片短缺将导致2021年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营收损失1100亿美元,预计将影响390万辆汽车的生产。
与其在今年1月底预测的“损失606亿美元、影响220万辆汽车生产”相比,此次预测的全球汽车制造商损失金额提高了81.5%,受影响汽车总量增加170万辆。
尽管艾睿铂当前的预测准确性还有待验证,但全球汽车产业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无疑是已经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之下,大众、日产、通用、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等多个源自不同地区的跨国汽车企业表示,正经历汽车芯片短缺造成的生产压力,并且此压力有可能会在今年二季度继续增加。
业内分析认为,全球汽车产业遭受波及的同时,中国汽车市场自然也承受着不小的成本压力。
全球芯片短缺
5月13日,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 CNBC 的 欧洲财经论坛 节目中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飙升,预计今年约 50 万辆汽车的生产将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斯泰兰蒂斯也在近日发布消息称,将于7月26日之前,在贝尔维迪尔(Belvidere)工厂内削减第二班次。按照官方说法,此次削减班次是为平衡Jeep切诺基(Cherokee)的销量和产量。斯泰兰蒂斯称,切诺基SUV的产量下滑正在“因为前所未有的全球微芯片短缺而进一步加剧”。此次产能调整计划将影响1671名员工。
目前来看,车用芯片短缺现象已蔓延整个车市,除日产和斯泰兰蒂斯外身为美系国别的通用和福特也正面临着同样的生产压力。据CBS报道,因芯片短缺,美国通用汽车4月初宣布其在北美的6家工厂相继停产一周或更久;美国福特汽车公司3月称,芯片短缺使得数千辆新车在组装厂闲置,或损失10亿至25亿美元的销售额。
为应对芯片短缺的影响,福特汽车曾在近日表示,正重新设计汽车零部件,以便采用更多的可得芯片。按照路透社在近期报道中的表述,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正在向台湾半导体生产商等公司施加压力,从而将美国汽车企业的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以缓解短期内的汽车芯片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