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今年,应该要问的是今后的汽车产业,今后的中国汽车何去何从!
汽车行业的发展是跟随信息通讯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
汽车原始时期的数据由开关电路来管理,此时是电气化刚起步的时代。一根电线代表一个维度通断信号,即硬线信号。
20世纪初变为汽车通讯传输升级为LIN通讯,传输数据速率最高可达20Kbit/s,最远传输距离为40米。
20世纪中叶,德国博世公司开发了CAN通讯,汽车信号的传输效率极大提高, 促进了更高效率的车载网络普及和集成控制器的开发。通信距离最远可达10千米(速率低于5Kbps)速率可达到1Mbps(通信距离小于40米)。
之后,欧美汽车公司又发明了CANFD、MOST或Flexary等通讯方式,比CAN通讯有了更高的速率更远的传输距离,增量达到十倍级。但对于汽车发展来说只能算是优化,不能算是革新。
终于,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通讯行业5G的发展,以及车载电池技术的突破,汽车行业通讯技术得以迈向更高的层级。汽车行业开始尝试使用百兆千兆级传输量的以太网,未来传输速率只会更快。而车载信息传输的距离则因Wifi等无限网络的应用,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开始出现车车联网的趋势。
说到车车联网,车辆最早开始应用该技术,是国家以法规形式强制要求各汽车生厂商生产的乘用车辆必须具备向国家公共数据平台传输重要车辆数据的能力而开始的。当时,被各大主机厂普遍认作鸡肋,认为不过是国家减少公共交通事故的手段而已。
正是随着5G和云技术的发展,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国家或地方公共平台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成为了可能。车载网络对实时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为新一代智能车的开发提供了便利。
汽车的开发便也同云端服务、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捷交通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交通助力。
未来的汽车发展,究竟是像人们的一部手机还是像街上的共享单车,抑或走入平常家成为了像地铁或公交车一样的无线的“在轨单车”。
当然,也有可能会像超跑一样,成为了少数富家子弟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