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要注意通风良好。
制冷剂泄露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制冷剂泄漏时,从泄漏处冒出大量的烟雾,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处的设备、管线发冷,严重结冻。 1、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1)、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2)、出于安全,应远离泄露地点。 3)、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4)、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5)、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2、环境保护措施: 1、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果通风良好,可使少量的溢出物蒸发。如果溢出量大,使区域通风,并用沙土或其他适宜的吸收材料覆盖其上。 2)、防止液体进入排水管,下水道,地下室或工作坑中,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因为其蒸汽将会导致窒息。 3)、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泄漏场所保持通风 4)、如果发生燃烧,使用灭火介质灭火。向制冷剂罐上冲水,使其冷却;或使用灭火装置。 三、应急救助措施 1、吸入 低浓度吸入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R407C大气将会导致麻醉,包括失去知觉。极高的吸入将会导致心率异常和突然死亡。 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喉炎、气管炎;可能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
处置办法:如果不小心吸入,应把受伤人员远离高浓度区,使其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恢复。如有必要进行输氧。如果呼吸停止或逐渐微弱,应进行人工呼吸,并就近医治。
2、皮肤接触 皮肤接触到喷溅的液体可能会导致冻伤。 如果发生冻伤: 1、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 2、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 3、更换污染的衣物。 4、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 警告:发生冻伤后,衣物可能会粘贴到皮肤上。 3、入眼 喷溅的液体可能会导致冻伤,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如果不小心入眼,应立即使用洗眼液或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不得闭眼。立即就医。 4、误食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但是一旦发生,将导致冻伤。 不可强制呕吐。如果受伤人员还有意识,应使用清水清洗嘴部,并使其喝下200-300ml的水。 立即就医,进一步的医学治疗和医疗支持。 对于R407C,由于强心剂将会导致心脏病,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素和类似的类交感神经药物。
(出自www.185885.com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