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和合资车还是有差距的,毕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晚,落后人家100多年。说说几个我知道的事例吧。
1.我们市原来的出租车都是东风雪铁龙爱丽舍,2012年之后全部换了东风自主的风神s30和风神A60,自己坐出租车时经常和出租车司机讨论一下用车体验,基本都是一句话,国产车小毛病多,比不上原来的合资爱丽舍。
2.自己家2010年买了一辆比亚迪f3,那时f3很火,开了快10年了,大问题没有,还真是小毛病不断,玻璃升降器坏过,发动机皮带每次启动总要呲溜响一会儿,底板生锈,破了个大洞,三脚架裂过,油垒换过,显示屏也经常接触不良断电,现在基本用不上也没修。平时就是代步车,能满足出行需要,想着也开不了多久了,没必要修,凑合吧,那天不行了,就换车,一分价钱一分货,没必要纠结太多。1.5L排量,油耗真的很低,家用代步没问题。
3.之前有个朋友在浙江一家汽车配件厂上班,有次回来聚会告诉我们不要买国产车,毕竟他们厂里工作员工的状态松散,产品质量都不是完全放心,让我想到了以前看到的文章提到过,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很牛,因为他们的工人对工作的态度非常认真,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很严格。
4.一汽的一个工厂有2个生产线,同样是满负荷运作,自主产品流水线一天能产出150个产品,而日本人管理的流水线只能产出50个产品,但是,日本人管理的流水线产品出问题的报废基本没有,而另一个却报废浪费的很多,产品的质量更是天壤之别!
5.国内原来有一家拖拉机工厂,请了一个德国人当厂长,这个德国人厂长第一天开会从车间里拿出一个缸体,里面倒出来沙,放到办工室,严厉的指出,很多问题都是员工工作态度不认真引起的!!这种小问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很多员工嫌麻烦都懒得做,不认真,缸里有沙严重影响使用寿命,这种小的问题会带来大麻烦!在德国这种问题基本都是杜绝的。
6.海尔总裁张瑞敏,当年通过砸冰箱事件,把海尔从一家快倒闭的厂子打造成世界一流品牌可以说明工人的工作态度是多么重要。80年代那时一台冰箱相当于一个工人2年工资,当时一批货里有72台冰箱有问题,大家都说修修便宜卖给自己员工使用算了,然而张瑞敏不同意,说今天我同意你们修修这72台冰箱,那就还会有更多的问题冰箱被生产出来,这些不合格冰箱必须杜绝,全部砸掉,张瑞敏砸了第一锤,然后剩下的冰箱是谁生产出来的就让谁砸掉,从此海尔的产品上了一个台阶,张瑞敏成就了海尔一流品牌。
总结吧,国产车还需要发展,不单单是技术,更多的是工人的素质提高,中国的工人很累很辛苦,工作很多,工时很长,工资却不高,人身心俱疲,很难有好的工作态度,人心态不好自然不会有好的产品,只有真真热爱自己工作,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才会全身心的做好工作,做出好产品。中国的企业主,更多的是考虑减少成本,提高效益。不断的压榨员工,管理不完善,带来的后果也只能自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