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车有政策利好也很难得到各大车企的认可,一切从零起步推出一种续航比电动汽车还要低的所谓“新能源”,吸引力在哪?甲醇对于铜、铜合金、铁、铝等金属是有腐蚀性的,对于橡胶材质几乎等于溶解剂,这就带来了第一个问题——供应商。
为适应甲醇燃料发动机的材质、汽车油路系统均需要重新设计制造,供应商要从零开始试制研发全新零部件,高昂的研发成本会阻挡供应商的热情,即使量产后一定时期内高昂的供应价格也不会让车企有热情。那么除了极少数希望以甲醇汽车作为起步的车企以外,绝大部分制造商不认可有如何推广呢?
解释:甲醇专用发动机制造成本可能会极其高的原因是甲醇为油量溶剂,进入气缸后会快速破坏缸壁机油膜,在冷启动阶段发动机温度低需要加浓喷射燃料,这一设定势必会造成部分不能充分燃烧的甲醇随着废气通过活塞环压入活塞下部。依靠飞溅润滑的缸壁油膜一旦被容积,活塞与气缸则会产生刚性的金属磨损,发动机会快速的出现拉缸。
其次甲醇不充分燃烧会出现甲酸,甲酸会破坏机油的润滑能力,所以专用甲醇发动机应该要出现一种不惧磨损、对机油依赖程度也极低的全新类型,对材料的要求会有多高呢?
除了制造成本过高以外续航里程过短也是大问题,甲醇的热值仅为22.7MJ/kg过于低了。
汽油的热值约为46MJ/KG,以百公里油耗为10升计算,50升的油箱仅能行驶500公里;而甲醇的热值仅仅是汽油的一半不到,这就说明了甲醇汽车的醇耗会是汽油动力汽车的一倍之多。
假设醇耗21L/100km,普通的A级车油箱容积有50升是比较正常的,那么这台车的续航里程仅会有238公里左右,电动汽车的纯电续航也开始突破真实400线,甲醇汽车的实用性比电动汽车还要差一些。
而且从高醇耗也能看出用车成本并不低,甲醇燃料价格在3300元左右一吨,甲醇密度为0.7918g/cm³,一吨甲醇约有1262.945升,成本价划到每升2.6元以上;假设甲醇汽车普及率一旦变多,甲醇燃料的价格也要随之上升,按照平均3.5元一升计算、醇耗是油耗的两倍多,一公里的费用超过7元,用车成本高于多数燃油动力汽车,这还是只是保守估计。
所以甲醇燃料汽车值得推广的意义似乎并不大,车辆也不存在梯次利用扩大新能源发展的能力,普及的难度应该会很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