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沃,1919年创立于德国不来梅,曾经一度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商。直到1961年破产,宝沃总共存活了不到50年的时间。而宝沃的破产也充满了神秘色彩,一说是宝沃不愿意和银行合作导致政府的不满,另一说则认为是宝马一手策划了外贸退车事件,导致宝沃资金链断裂。 在宝沃存活的42年里,真正的造车历史还得从1924年开始算起。在这之前,宝沃的主营业务还只是为车商提供散热器和挡泥板。1920年,宝沃进行了一次重组,开始了向汽车制造领域的进军。1924年,一台名为闪电(Blitzkarren)的三轮货车诞生,宣告了宝沃的转型。 凭着对德国经济复苏的敏感嗅觉,宝沃在1931年收购了汉莎汽车公司。果不其然,两年后,德国政府取消了购车的多种税费,GoliathPionier三轮车虽然遭到看市场的抛弃,宝沃的未雨绸缪让他在第二年就推出了Hansa1100和Hansa1700两台轿车。 低廉的售价再次让宝沃成为市场的宠儿,也招致竞争对手的眼红,通用和欧宝开始生产同品类车型。最终,Hansa1700销量达到7000多台,宝沃也开始接受军方订单,为德国政府生产军用卡车。二战期间多履带式卡车,便是出自宝沃之手。 战争期间,宝沃工厂遭受到了盟军的轰炸,损失惨重。好不容易熬到了战争结束,宝沃沿用了Hansa+排量的命名方式,特征就是前脸棱形的宝沃标志。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Hansa2400,这是欧洲首台用上了自动变速箱的车型,全是宝沃自主研发生产。Hansa2400售价一改宝沃初期的廉价定位,近13000马克的售价,说明二战后,宝沃开始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豪华品牌,并为Hansa2400推出了长轴距的Pullman车型。 尽管Hansa2400运用了许多考究的设计和材料,但是由于高昂的成本,它的利润并不高,又因为消费者诟病其变速箱等问题导致销量不高,最终全系仅生产了1399台。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宝沃重整旗鼓,推出了Isabella。这款家庭化的产品,采用了女性化的命名方式,为宝沃带来了极大的利润和极高的口碑,再次把宝沃推上了巅峰。
1.5升直列四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60马力,最大扭矩108N・m,抛弃了口碑不佳的3速自动变速箱,车重1040kg的Isabella最高时速为135km/h,综合油耗8.4L/100km。 宝沃再次回归到了家用车行列,这款双门旅行车尽管售价略高于对手,但是短短一年不到,Isabella就售出了11000多台。 在Isabella双门旅行车的基础上,宝沃又延伸出Coupe、Sedan等多款车型,但最成功的要数敞篷款。这款搭载了改进后的TS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至75马力,最大扭矩114N・m,同样采用4速手动变速箱,使用了手动折叠帆布敞篷。 1959年,宝沃产量达到了10.4万辆,出口量占德国出口额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