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车是比亚迪唐DM-i,奉劝想买混动车的人要三思,优点很多,但5大缺点是硬伤,目前难以解决,容易让车主们感到后悔。
进入新能源车时代以后,自主品牌动作不断,先有造车新势力“PPT造车”,后来传统车企发力“混动车”。
自主品牌在面对世界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似乎具备弯道超车的实力,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国产车开始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DM混动系统早就名声在外,长城不甘示弱发布了柠檬DHT混动系统,奇瑞带来了鲲鹏DHT混动系统,长安紧随其后发布了蓝鲸iDD混动系统,吉利汽车则压轴发布了雷神动力混动系统。
如今比亚迪DM-i混动系统用销量证明了自己在新能源车时代的绝对实力,奇瑞瑞虎8 PLUS 鲲鹏e+低调上市,长城WEY则用拿铁DHT想在混动车市场分得一杯羹。
国产混动车相继发布,看着这些混动车的优点,很多消费者内心正在蠢蠢欲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购买一辆混动车了。
自主品牌集体发力混动车,说明了自主品牌在新的赛道上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真的想要购买混动车,我建议大家三思而后行。
混动车优点多,缺点也不少,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接下来我将具体分析,希望给读者们带来有价值的信息。
一、混动车的难点现在的汽车市场上有燃油车、油电混动车、插电混动车、增程式电动车、纯电车,其中技术难度最低的就是纯电车。
在国内造一辆电动车没有任何难度,只要PPT讲的好,有充足的资金,大部分电动车企业都不是在造车,而是在“组装车”。
外观内饰可以找外包公司设计,电池、电控、电机可以找核心供应商采购,再找一家代工厂把这些零件组装起来,最后就可以下线售卖啦!
除了车标是自己设计的,全车上下没有一样技术是自己研发的。
插电混动车就不同了,本身有2套动力系统,其中的技术难点是合理分配动力,让混动车在提升动力的同时降低油耗。
核心的思路是利用电机来调节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载,让发动机工作在高效率的区间内,从而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目前自主品牌们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大部分技术都是比较先进的。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的工作原理:由高效发动机带动一台高功率发电机为驱动电机供电,中高速行驶工况中,发动机适时直驱或和驱动电机一起并联输出动力。
DM-i混动系统是以电为主,以油为辅的设计思路,与以油为主的丰田双擎混动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
长城的DHT混动系统采用了双电机混联结构,可以纯电、并联、串联,还可以实现两挡发动机直驱。
更多的驱动模式和变速箱的加入,让长城DHT混动技术可以在更大的工况范围内实现高效能和高性能的平衡。
无论是比亚迪的DM-i还是长城的DHT,发动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优质的插混专用发动机,再好的混动系统也发挥不出优势。
我们可以看见比亚迪在骁云发动机推出之前,混动车使用的发动机和燃油车是一样的,虽然DM双模系统很强,但是发动机却一直在拖后腿,早期的唐DM在亏电状态下发动机噪音很大,油耗也非常高。
现在比亚迪有骁云1.5L高效发动机和骁云1.5T高功率发动机,填补了比亚迪在混动车上的不足,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低了,噪音也小了。
长城也为自家的柠檬DHT匹配了1.5L和1.5T插混专用发动机,奇瑞的鲲鹏动力同样如此。
可以很自豪地说,在插电混动车领域,自主品牌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而不是燃油车时代模仿借鉴之路。
插电混动车技术相比纯电车难度大,所以至今只有比亚迪和荣威的混动车出现较早,而其它自主品牌至今才陆续发布上市。
二、混动车的优点我算是比较早的一批混动车主,混动车相对于燃油车的优点是动力强、油耗低;相比于纯电动车的优点是可油可电,续航里程长,没有里程焦虑。
对于一些限牌城市来说,除了北京地区以外,插电混动车都可以上绿牌,并且在购车时可以免除购置税,相比燃油车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我开了将近4年的混动车,发现混动车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市区行驶,遇到长时间堵车时,燃油车发动机处于长时间怠速状态,且不说费油了,长时间怠速容易导致发动机形成积碳,对后续用车造成一些列影响。
插电混动车遇到堵车就完全不同了,低速可以纯电行驶,发动机不参与工作,电动机在停车时就没有能耗损失,低速行驶又非常节省能耗。
在堵车时心情容易焦躁,插电混动车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没有发动机怠速产生的噪音,车内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舒适性表现得不错。
我的上一辆插电混动车已经退休了,新提的插电混动车已经有21天了,累计行驶1285km,以市区为主,百公里平均能耗:9.0度电+2.6L油。
作为一辆自重2.2吨的中大型SUV,这样的能耗表现已经非常优秀了,混动车省油是肉眼可见的。
有优点,自然就有缺点,混动车的缺点是因人而异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我简单总结了5大缺点。
第一个缺点,混动车容易出现机油乳化,保养频率高,增加用车成本丰田双擎容易出现机油乳化,这不是丰田发动机的问题,而是混动车的通病。
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曾经对此现象做出了解释:“当发动机停止运转后,PCV控制阀关闭,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停止循环,其发动机内的水温在高温(100℃以上)的作用下上升到腔室上方,遇到气门室罩内外的冷空气作用而凝结成水珠与油气混合成所谓的黄白色乳状混合物,粘附在气门室罩盖的最顶处。”
“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乳状物,这是所有汽车多多少少都会发生的现象,并不能说明厂商的产品有问题,而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与特定自然环境结合的必然结果。”
混合动力车型在冷启动、低速行驶等工况下会采用电机驱动,此时发动机不运转,以实现节省燃油的目的。
由于冬季和初春季节环境温度较低,很多人经常是短途行驶和低速行驶,导致发动机运转时间较短,工作温度偏低,从而造成机油加注口附近出现机油乳化现象。
混动车机油乳化现象是无法避免的,现在很多车企为了避免机油乳化现象的发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缩短保养周期,让机油还没有出现乳化时就更换新的机油了。
这样做虽然避免了机油乳化现象,但是保养周期缩短了,多出来的保养成本就需要车主自己承担了。
混动车在保养成本上要高于燃油车和纯电车,或许这就是很多车主买了混动车后悔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缺点,混动车在亏电状态下,普遍发动机噪音较大前面说了,插电混动车非常依赖发动机,发动机的耐久度、NVH、油耗表现决定着混动车的表现。
尽管各大车企都研制出了插混专用发动机,但是在亏电状态下,需要发动机全功率输出时,还是能够感受到明显的噪音和方向盘抖动。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插电混动车上,丰田的油电混动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在电池亏电时发动机噪音非常明显。
混动车特别容易形成2种极端,满电时静谧性非常优秀,可以保持和纯电车一样的NVH;在亏电时噪音非常明显。
习惯了安静的驾驶环境,突然听见发动机的噪音,这种反差会在脑海中放大噪音的影响。
这就是很多人吐槽混动车的地方,其实亏电时发动机噪音确实很大,但是绝对没有大到不正常的地步,比一些燃油车发动机的噪音还要小一些。
第三个缺点,混动车也害怕严寒,冬天纯电循环里程严重缩减,用车成本提高一倍纯电车害怕严寒,续航里程会减半,插电混动车也是如此,我的混动车纯电续航112km,由于买来就一直处在冬季,纯电里程表现不尽人意。
根据懂车帝做的冬季续航实测,理想ONE续航达成率为31.5%,唐DM续航达成率为44.6%,本田CR-V PHEV 续航达成率为45.4%。
无论是插电混动车还是增程式电动车都会受低温影响,续航达成率均低于50%,由于混动车纯电续航里程较短,这就造成了冬天纯电续航表现很一般。
纯电续航达成率不足50%,同样也会造成用车成本的增高,以唐DM-i为例,充满电需要21.5kWh,也就是21.5度电,家用电0.5元一度电,充满电需要10.75元。
理论上10.75元可以行驶112km,但实际上10.75元行驶不足56km,冬季用车成本将提高一倍。
用车成本还和电费有关,家用电比较便宜,充电桩就比较贵了,基本上超过1元/度,并且有些充电站还需要收取停车费,用车成本将进一步提高。
也就是说,虽然混动车比较省油钱,但是冬季电费花销并不低,用车成本比宣传的要高不少,很多人感到后悔就是因为期待和现实差距较大。
第四个缺点,混动车基本上是一天一充电,严重依赖充电桩,需要单独购买停车位混动车冬季续航严重缩水,要想保持混动车省油的优势,就必须保证电动车处在电量充足情况下行驶。
我每天开车来回50km,到家电量就低于39%了,如果不及时充电,第二天就要亏电行驶了,每天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混动车充电。
家里有充电桩使用混动车比较轻松,可要是家里没有充电桩,经常让混动车亏电行驶,油耗会直线升高,并且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如果去充电站充电,快充在1个小时左右,慢充在4个小时左右,使用混动车就变得非常不方便了。
购买插电混动车,也需要购买固定停车位,只有停车位安装了充电桩,混动车用起来才比较省心、省钱。
有停车位还好,要是没有停车位,购买车位的成本可比租车位贵多了,混动车综合下来的用车成本真的比燃油车便宜吗?这是一个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
第五个缺点,保值率低,流通性差目前插电混动车和纯电车一样都面临保值率低的问题,很多二手车商不愿意收购插电混动车,主要原因就是怕砸在手里了。
燃油车可以容易通过观察和实际驾驶感受评估出大致的车况信息,纯电车和插电混动车就完全不一样了,动力电池的衰减信息是无法通过试驾和观察发现出来的,目前也没有专门检查电池衰减信息的仪器。
二手车商不知道动力电池的详细状态,而动力电池在整车成本占比较高,因此不敢贸然收购二手新能源车。
现在插电混动车的境遇比较尴尬,二手车商不愿出高价收,车主不愿低价卖,导致流通性很差。
根据某平台给出的保值率数据:燃油版5系3年保值率是76.03%,插混版5系3年保值率只有52.61%了。
燃油版领克02,3年保值率62.14%;插混版领克02,3年保值率50.24%。
因此,买了插电混动车的车主就要接受保值率低的缺点,只有自己用得时间越久,,购买插电混动车才越合适。
写在最后 插电混动车和纯电车都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其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客观存在,我没有感到后悔,反而很喜欢混动车的优点。
在我看来,如果家里有固定停车位,并且客观认识插电混动车的优缺点,有这样的条件和心态,才比较适合购买混动车。
希望大家购买之前需三思,根据自身现实情况再做决定,只有接受了插电混动车的缺点,才能享受其独有的优点,不然遇到一些问题就容易感到后悔。
我开了3年插电混动汽车,它的5大优势很明显,但是3大缺点才是痛点,省油却不省钱。希望想买插电混动汽车的人要三思,要考虑实际充电是否方便,否则将会后悔不已!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发展迅猛,产销一直在刷新着记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占据了全球总销量的60%左右,说明我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下了极大的决心的。但是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今天,也存在不少质疑和观望的消费群体,他们主要质疑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充电慢、充电麻烦、续航里程焦虑、保费上涨以及保值率等问题。
我们知道纯电动汽车有三怕——“冬天、高速和空调”,所以很多人会折中选择购买混合动力车型,混动汽车不仅能够解决纯电续航里程焦虑问题,同时还能兼顾燃油经济性,而且部分车型还能上绿牌,看起来是优点多多。
不过,仍然有不少消费者认为混动车型不过就是个过渡产品,特别是插电混动车型,论纯电续航里程不如纯电动汽车,馈电情况下的能耗还比传统燃油车更高,而且售价也比同级别燃油车更贵,保值率方面也不如传统燃油车。那么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选择插电混动车型呢?
接下来,用我3年插电混动汽车使用经历来告诉你,插电混动汽车到底能不能买,网上说的那些缺点是不是让人难以忍受,买了就会让你后悔呢?最后,我再给你一点建议,看看你适不适合购买插电混动汽车。
聊优缺点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以及插电混动汽车之间的区别纯电动汽车最大的优势就是充电省钱,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的优势,但是目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冬天怕冷、夏天怕热、高速费电、空调费电、充电难、充电慢、保费高、续航里程焦虑、售价高昂等等都是它的缺点。
而油电混动车型的优势在于它有两种动力模式、油耗低、有选择性。而且只要有燃油,就不存在无法行驶的情况,毕竟不是纯电动车型,不需要担心半途中充电的问题,它只要找个加油站,3分钟加好油,继续上路就行了。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油电混动车型是越来越少了,很多车企也都停止了研发。因为油电混动车型没有被归类于新能源车型,它本质上还是燃油车,在我国也无法享受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以及绿牌等优惠特权。所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将会成为车企未来的发力目标。
再来就是插电混动车型,它具有传统燃油车续航里程方面的优势,也有纯电动汽车充电省钱的优点。插电混动车型的动力电池容量基本在10至30kWh之间,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都在50至300公里以内。日常使用的时候,电量足够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纯电续航,馈电的情况下,发动机才会开始介入,提供燃油动力。
如果你的用车需求是日常上下班代步,那么插电混动车型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你有家用充电桩,那么基本很少会用到燃油动力,缺点就是要经常性的充电,否则馈电情况下使用,反而油耗比传统燃油车更高,起不到省钱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插电混动车型的优势又有哪些?
优势一、插电混动汽车省油又省电,一箱油续航轻松超过1000公里前面我们也提到过,插电混动汽车的特点就是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时候,会优先以纯电模式提供动力输出。一般的插电混动汽车默认的SOC最低值为25%,也就是说当动力电池电量低于25%的时候,燃油发动机就会介入,开始使用发动机提供动力输出,同时给动力电池充电(部分车型)。不过,SOC最低值是可以自行设置的,不过建议选择产家设置的默认数值就好。所以,如果你的用车需求是日常上下班、接送娃等代步的话,那么基本不会用到燃油发动机。
以比亚迪的唐DM-i举例,它的动力电池容量为21.5kWh,纯电续航可以达到112km。如果家里能够安装充电桩,选择夜晚谷峰充电,那么电价大约为5毛/度,充满一块电池大约花费10元,唐DM-i百公里平均耗电量差不多是13度,高速行驶约为16度。
日常基本是城市代步,所以很难用到发动机,所以基本很少加油。也就是说,如果你日常活动范围在50公里以内,那么一天的电费差不多只需要3元。
如果家里没有充电桩的话,那么只能选择公共充电桩充电,电费、服务费、停车费等全部加起来,差不多是1块8/度。我们将没有家庭充电桩的车主考虑进来的话,那么平均计算下来,每度电差不多是1.2元,那么百公里的电费约为15.6元。
如果是馈电模式下使用,那么城市路况下的百公里油耗约为10至12L左右,高速路况下的油耗约为8至10L左右,我们就取平均值10L来算。比亚迪唐DM-i加的是92号汽油,目前的售价是7.11元/L,那么百公里油费约为71.1元。
根据实际的用车环境来分析,如果是市区代步,那么插电混动汽车就是一辆纯电动汽车,无需加油,只需要充电即可,那么确实非常省钱,平均下来百公里能耗约为13度电加上3L左右的汽油。如果你不怎么跑高速的话,那么加满一箱油差不多能跑2个月左右。就算不充电,那么续航里程也足以超过1000公里了。
如果一年平均行驶1.5万公里,如果不充电,纯靠发动机驱动,那么一年下来的油费支出约为10665元;如果是油电混合使用的话,电费以1.2元/度均值来算,那么总支出约为5540元;如果是全年纯电行驶,那么总开销约为2340元。
也就是说,如果是纯电模式或者是油电混合模式使用的话,要比纯燃油使用节约大概5125至8325元。
优势二、插电混动车在动力性能方面胜过同级别燃油车插电混动车型拥有两套动力系统,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会优先使用电机驱动汽车。
比亚迪DM-i属于前置单电机,电机总功率为160kW,电机的最大扭矩为325N·m,电机最大马力218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功率为102kW,最大扭矩为231N·m,最大马力139匹。纯电模式下,百公里加速只需要5.8秒,而发动机模式下,百公里加速则需要8.5秒,这就是电机驱动的性能优势。
我们再来看看宝马5系530Li,搭载了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85kW,最大扭矩350N·m,最大马力252匹,官方0-100km/h加速需要6.9秒。比亚迪唐DM-i在纯电模式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比宝马530Li快了1秒左右,就算是在发动机模式下,两者差距也不大。
总而言之,一辆售价20万左右的插电混动汽车或者是纯电动汽车,它们的动力性能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过一辆售价50万左右的传统燃油车。
优势三、插电混动车型驾乘舒适性和操控性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更优秀插电混动车型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动力响应快、起步迅速,同时兼顾了静谧性和动力流畅性,这一点要优于同级别的燃油车。
在纯电模式下,插电混动车通过电机直接驱动,所以不存在换挡的操作,也就没有了换档时候的顿挫感,加速以及减速都非常的平顺。换作燃油车之后,就没有这么好的体验了,特别是在市区拥堵路况,燃油车需要频繁的刹车、启动,非常的耗油以及消耗驾驶员精力,混动车通过电机驱动,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不仅省油,而且还省心。
插电混动汽车起步轻盈,动力相应迅速,而且特别静谧。坐过插电混动车的人都会觉得这车特别舒适,不仅安静,还特别稳当。其中主要愿意按还是因为它有两套动力系统,整车质量要比传统燃油车更重,底盘悬架的调教偏向舒适性,更加软一点,经过减速带或者是坑洼路面的时候,感觉不到明显的颠簸。对于乘客来说,插电混动车要比燃油车更加舒适和安静。
优势四、插电混动汽车的高科技配置要比传统燃油车更加丰富插电混动车型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车内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科技感很强。插电混动车型内饰设计风格大多都是简约科技风,中控屏和仪表盘大多采用高分辨率的一体屏,实体按键偏少,大多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和触控方式进行交互,这就是高科技带来的优势。
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因为携带有更大容量的电池,所以能够支持耗电量更高的自动驾驶仪器以及算法,这个方面传统燃油车的电瓶是没办法支持的。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很多都支持L2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有的甚至达到了L3和L4级别,一旦达到了L4级别,那就是完全自动驾驶了。
以小鹏P7的X-Pilot3.0辅助驾驶系统有为例,无论是在市区拥堵路况,还是在高速路况,使用起来都非常的舒适。例如市区高峰期拥堵的时候,打开了辅助驾驶功能,调整好行车间距,车子就会自动跟车行驶,让驾驶员的右脚得到放松。并且新能源汽车普遍支持OTA在线升级,这种手机APP的更新模式,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之一。
优势五、插电混动车型能够享受“绿牌”特权,在一些限牌、限行的城市更具优势对于生活在一、二线大城市的人来说,或多或少会受到限牌、限行政策的影响,购买燃油车还需要摇号或者花费大几万元来买一块燃油车牌,就算买了燃油车,还要担心日常限行政策的影响,出行便利性大打折扣。
以广州市为例,广州限行的核心内容是“开四停四”的管理措施,即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驶入广州市中心区连续行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天,再次驶入须间隔4天以上。如果你是买的燃油车,那么你还得摇号,中签率只有4%,否则只能上外地牌照,就要受到限行政策的影响,日常出现便利性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在目前国家各大城市的管控之下,“绿牌车”的优势可以说是非常的明显,不仅上牌简单、便宜,而且还不会首先限行政策影响。
看完了插电混动车型的优势,我们也要来聊一聊它的3大缺点。
缺点一、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短,需要频繁充电,馈电模式下油耗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前面提到过,插电混动车型的动力电池容量普遍在10至30kWh之间,实际续航里程在50至300公里以内,如果冬夏天开空调,或者经常跑高速,那么续航还要再降低30%左右,也就是说,实际续航里程在35至210公里之间。
这样的纯电续航仅适合日常代步,范围在40公里以内,超过这个里程之后,就需要发动机介入了,这就和传统燃油车一样烧油了,油耗甚至会更高(因为车身更重)。
还是以比亚迪唐DM-i和唐燃油版为例,比亚迪唐燃油版的整备质量为1895kg;唐DM-i加上电机和电池的重量之后,整备质量达到了2400kg。因为插电混动车型的自重普遍比同级别的燃油车重上500kg左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汽车每增加50kg重量,油耗就会大约增加0.3L/100km。也就是说,唐DM-i如果在馈电模式下使用,那么要比燃油版的油耗增加约3L/100km。如果你不是经常充电的话,那么实际油耗会更高。
如果你是日常代步使用,那么假如一天行驶20公里,则需要2天一充电,这样的充电频率,除非是家里能够安装充电桩,否则还是比较麻烦的事。
如果想要安装充电桩,还需要先拥有一个产权车位,同时还需要小区物业的同意安装,否则只能选择公共充电桩。目前公共充电桩的普及程度还没有那么高,特别是在三线以外的城市,一二线城市主要集中在市区繁华地段,以及高速服务区或者加油站附近。这些地方充电往往需要排队,而且离你居住的地方可能还很远,来回路程都需要十几公里,可以说是一件费心、费力、费时的事情。
缺点二、动力电池娇贵,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还怕跑高速和开空调同样比比亚迪唐DM-i为例,官方给出的数据是纯电续航里程112km,但这只是实验室数据,并不能代表真正的驾驶数据。NEDC和CLTC测试标准与实际工况相比,实在是过于简单,总的来说,参考价值并不高。实际测试下来,纯电模式只能行驶100km左右,而且还是在没有开空调的情况,如果开了空调,那么续航还会再下降20%左右。
特别是到了寒冷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基本都在零下10度以下,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气温过低会影响电池的续航能力。我还特意测试了一下,如果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亚迪唐DM-i满电情况下只能行驶80km,如果开了空调暖气,2档,温度25℃左右,那么连60公里都跑不到。
反观传统燃油车,它开空调暖气其实是不怎么费油的,因为它的热量来源于发动机的冷却液,冷却液吸收了发动机的热量,然后鼓风机将冷却液的热量吹进驾驶室,相当于是能量再利用。而插电混动汽车则不一样,纯电模式下可以开暖风,但是特别耗电,我个人建议先用发动机取暖,等温度上来之后再用电取暖,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你对里程数据的判断。
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唐DM-i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低温环境下,一般低于零下10摄氏度,电池容量将会下降到初始容量的70%左右。我还专门做过一次测试,在低温环境下,大概零下10摄氏度,比亚迪唐DM-i一晚上7小时左右的时间,纯电续航大概会减少10公里左右。而三元锂电池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仍然可以保持政策的电池容量,更适合北方寒冷地区使用。这也是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车型,在北方地区受低温影响更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插电混动车型不仅冬天纯电续航跟不上,如果你去跑一趟高速,那么会发现电量下降得更快。因为纯电模式下它就是一辆电动车,它不像传统燃油车那样有变速箱,它得动力管控完全是依靠电机得扭矩输出,电机得扭矩是会达到极限的。如果车子在高速路况下行驶,就需要长时间保持高速状态,你就需要一直给重油门,所以电动车在高速上面行驶反而会比城市低速行驶更费电。
根据我的实际测试得到的结果是,日常城市代步百公里耗电量大约在13度左右,而高速行驶百公里耗电量超过了16度。从我个人用车情况来看,高速驾驶比城市驾驶百公里要多出3度的电量消耗,这还没有算上空调的消耗,如果夏冬开空调,那么耗电量会急速上升,我大致算了一下,一小时大约需要3度电。
所以就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而言,虽然续航里程越来越大,但是电池衰减和电机耗电特性问题还是依然存在。日常城市代步还是非常香的,如果要跑长途上高速,或者所在城市冬天比较寒冷,那么在买插电混动或者纯电动汽车的时候,还是要再三考虑实际情况才行。
缺点三、插电混动汽车省油,但是不省钱在保养维护方面,插电混动车型要比传统燃油车更费钱,因为它有两套动力系统,相比于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它更为复杂,而且裸车价格也远超同级别的燃油车。
同样以比亚迪唐DM-i和比亚迪唐燃油版作对比,比亚迪唐DM-i尊容型,纯电续航112km,厂商指导价21.68万元,经销商报价22.48万元;唐2.0T自动旗舰型燃油版,厂商指导价16.58万元,经销商报价16.28万元,两者相差了6万元左右。
假设一年行驶15000公里,电费1.2元/度,92号汽油7.11元/L,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笔账。
插电混动车型百公里以13度电外加3L油来算,那么15000公里的支出总共为5540元,燃油版百公里油耗在10L左右,那么15000公里的油费大概为10665元。
也就是说,同样行驶15000公里,插电混动版要比燃油版节省5125元,但是插电混动版车型普遍要比同级别的燃油版贵上5至7万元,那么多出来的购车成本,最少要多开个20万公里才能节省回来。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开不到吧?很多人一年连1万公里都开不到,所以想通过节省油费来弥补回这个购车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里还没有算上插电混动车型二手车保值率比燃油版车型更低的情况,如果算上这个二手残值的差价,那么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想买插电混动汽车的人不妨看看以下4点建议:日常出行,是否以中短途为主,偶尔远行也不会超过200公里,可以考虑购买插电混动汽车;所在城市限牌、限号出行的,燃油车牌摇号中签率低的,可以考虑购买插电混动汽车;家里有产权车位,并且可以安装家庭充电桩的,可以考虑购买插电混动汽车;家里有一辆燃油车的,并且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可以考虑购买插电混动汽车,体验一下它的优势。写在最后如果只是从省钱角度出发,普通家庭用车一般都在一年2万公里以内,开个10年也不会超不过20万公里。再加上插电混动车型售价更贵、保值率更低、保养维护费用也更高,如果动力电池过了质保期,换一块电池也十分昂贵(按照1100至1500元每度点来算,根据电池容量不同,更换一块完整的动力电池至少需要3-5万元),所以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插电混动车型并不是最佳选择。混合动力车型只是一个过渡产品,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革新,未来主流还是纯电动汽车。
喜欢一辆车,哪怕它有再多的缺点你都能包容它,不喜欢一辆车,哪怕它只有一个缺点,你也会后悔和抱怨。所以买车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了解了一辆车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用车需求,才能买车不后悔!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描述具体事件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