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当前只有1500亿美元左右,争取今年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主要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农产品等,俄罗斯主要从中国进口各类工业产品,汽车,纺织品,等等。中俄贸易前景令人乐观。但中国第一大贸易市场是美国6000亿美元以上,其次是欧盟与东盟都在5000亿美元上下,去年东盟超欧盟,最近欧盟又反超东盟。总之,美国,欧盟,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市场。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中东等国发展较快,形势喜人。
据我所知,中俄贸易商品丰富,主要还是以能源为主,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大都是石油,天然气,其次是农产品,农产品当中主要是小麦,大豆为主。当然,其他商品也不少,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升级发展,相信中俄两国贸易会不断扩大。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商务部: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可加大对俄罗斯出口
易车讯 近日,商务部欧亚司发布《俄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的调研结果》,建议中国品牌汽车制造商可以考虑把握住俄罗斯市场的增长机遇,加大对该国新能源车出口及在俄罗斯营销和推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以下是原文:
一、天然气汽车
一是保有量小,市场占有率不及10%,整体渗透率低于5%,轻型轿车新车销量占比仅0.2%,轻型商用车占比8%-10%、公交车占比11%-12%。二是增速较快,俄车用天然气消耗量年增长25%以上,加气站从2015年的200余个增至目前的500个左右,耗气量从4亿方增至9.5亿方,业内对市场发展前景较为看好。三是产能集中在重型车,目前俄天然气车年产量5600台,共127款车型,其中轻型汽车仅有4款,其余均为重卡、机械车辆、市政用车、客运车辆等。
二、电动汽车
一是市场规模有限,受寒冷气候影响,电动汽车在俄销售规模有限,主要停留在展示新产品、推广环保创新理念层面。截至2020年,俄电动汽车保有量约6300辆,渗透率仅0.01%。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尚处起步阶段,首都莫斯科市作为“电车先锋”,仅计划2023年前将市内充电桩增加五倍至600个,同时着手规划电动汽车停车位等工作。三是自主研发初见成效,俄“拉达”公司已推出本土电动汽车品牌Ellada,圣彼得堡理工大学成功研制城市电动SUV“卡马1号”、紧凑型电动车平台Zetta等。
三、俄政府加大政策扶持
(一)积极出台规划。根据《俄能源发展国家规划》俄拟在2024年前将车用天然气耗气量提升至27亿方,加气站增至1273个,天然气汽车年产量7960台。俄政府拟每年拨款650亿卢布(约10亿美元),发展自动驾驶、混动、电动技术。2020年5月,欧亚经济联盟宣布对纯电动汽车实行零进口关税,执行期至2021年底。
(二)加大发放补贴。一是购车补贴。俄对采购天然气车给予定额补贴,以“拉达”品牌天然气轿车为例,补贴规模约占购车金额的10%左右;对电动车在内的环境友好型车给予购车贷款补贴,补贴规模最高可达25%。二是改装补贴。俄轻型轿车改装费用一般为5-8万卢布(约合650-1040美元),俄政府、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分别承担改装费用的60%和30%,个人实际仅需支付一成费用。
下一步,我企业可考虑把握俄市场增长机遇,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加大对俄新能源车出口及在俄营销和推广,逐步扩大在俄市场份额;与俄探讨开展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合作,包括充电设施建设、管网优化、调度输配优化、智慧服务、边远地区供应等,共享新能源汽车市场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