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报道称,拜登周五在布鲁塞尔宣布的协议缺乏许多细节,但包含一些大的目标:美国今年将向欧洲额外输送 150 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约占美国当前年度出口量的 10% 至 12%。另外美国的目标是,到 2030 年供应量每年增加多达 500 亿立方米。
目前俄罗斯每年对欧盟出口1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到欧盟进口总量的40%,美国增加的供应量远填补不了缺口。
我以前听去欧洲留学的朋友回来说,在国外,你买东西别象中国一样的,如果93元,你给他们一百,加三元零钱,他们会退给还给你三元,再找你七元,在中国直接就给你十元了事,现在我明白了他们不是数学不好,而是算术不好,,,,
差1000多亿立方米的缺口,不管价格哪一个国家可以补上,如果俄罗斯的天然气卖不出去,只有怪欧洲人用爱发电了,
放心,俄罗斯的能源不仅能卖出去,而且还能卖高价。西方的制裁只能自食恶果。欧洲国家离不开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这才一个月,很多欧洲国家的油气价格就大幅上涨。很多城市已经爆发示威游行了。制裁俄罗斯,最先倒下的是欧洲。战争拖得时间越长,欧洲国家受害越大。
俄罗斯暂停向白罗斯出口石油,会影响双边关系吗?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借用去年初白罗斯总统的一句话:“若白罗斯和俄罗斯总是不能在石油领域税收调整造成的损失赔偿等问题上达成一致,那么俄罗斯会失去站在他身边的盟友白罗斯”。
由于石油价格问题,俄罗斯和白罗斯未能签署2020年后的石油出口合同,原因是俄罗斯在去年1月正式生效了石油税改法案,根据该法案,俄罗斯现行的石油出口税将在2019年至2024年逐步调整的零,同时提高相同数额的石油开采税,这会导致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天燃气涨价,为此,三年内白罗斯将损失45亿美元,到2024年,将再损失105亿美元。
据白罗斯国家石化康采恩3日宣布,自本月1日起俄罗斯已暂停了向白罗斯出口石油,白罗斯的炼油厂正在靠去年12月积累的储备油运转,为了保证国内的汽车燃油供应,白罗斯已全面暂停了石油制品的出口,现有的石油储备也只能维持到1月中旬,再不解决,白罗斯将进入全面油荒阶段,这不仅影响人民的生活,对国内经济也是个重创。
目前,俄白两国首先要解决俄罗斯石油出口问题,如果再不解决,白罗斯有可能寻求西方的支援,毕竟石油不是俄罗斯一家才有,一旦白罗斯从其它第三方渠道进口石油,白罗斯同俄罗斯的战略同盟关系将破裂,白罗斯因此可能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联盟,那对俄罗斯来说,可不是能用几十亿美元弥补的,所以要紧的是先解决两国石油贸易的问题,哪怕先出台个暂行办法也行,不然,真会影响双边关系。
要我说,白罗斯虽然不大,但地理位置很重要,如果被北约染指,俄罗斯将雪上加霜,不如就给些优惠给白罗斯,让白罗斯得到利益,这样才会死心踏地跟你结盟,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谢谢阅读
调整时期,不会影响。
欧洲拒绝了普京的最后通牒。为什么俄国的天然气还在流向欧洲呢?
欧洲拒绝了普京要用卢布结算的最后通牒,然而俄国的天然气还是流向欧洲,这表明欧洲都是纸老虎,在现实面前嘴里喊得凶但心里却很诚实。
众所周知,欧洲40%的石油天然气都靠俄罗斯输入或者购买的。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输油管道就是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国家与俄罗斯达成共识而建成的。如果不出意外,北溪二号早就应该试运行并开始输送天然气了。
然而,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代到现如今拜登当政,美国为了巩固美元霸权,顺便缓解美国国内高通胀危机,无时无刻离间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对北溪二号实施制裁,挑起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军事冲突,这就是美国政治家的大手笔和得意之作。
可笑的是,欧洲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没有独自的国际话语权,顺从美国指挥棒起舞,关停北溪二号,禁用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舍近求远购买美国高价石油天然气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欧佩克在没有提高产量的情况下,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高涨几十倍。高企的价格转移到欧洲老百姓头上,老百姓肯定不乐意。这种杀敌一千、自损百八“自宫”做法也只有欧洲国家的政治家做得出来。
当前,欧洲寒潮来袭,老百姓处在饥寒交迫之中。俄罗斯借机采用卢布结算形式交易石油天然气,欧洲国家没有办法,只能纷纷求助俄罗斯总统普京。还是那句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欧洲国家还是购买石油天然气,看来欧洲政治家的脚是真疼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欧洲人嘴上很强硬,身体很诚实!欧洲各国表现得都非常强硬,不愿意用卢布来结算俄罗斯的天然气,甚至高喊着要减少洗澡次数,以节省能源。但现实情况是,欧洲各国都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因此,普京也给了欧洲一个台阶下,那就是欧洲各国依旧用欧元将款项打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再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换算成卢布支付。
既然有了台阶下,欧洲各国就可以继续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了。但欧洲的政客们要向本国民众展示对俄强硬的态度,都在卖力地表演着。俄罗斯之所以敢于打出天然气牌,就是看清了欧洲的斤两,根本就离不开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欧盟接近45%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以2021年为例,进口了俄罗斯1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不仅价格实惠,通过管道供应也相对稳定,减少了存储成本。所以,欧盟才会形成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供应关系。如果离开了俄罗斯天然气供应,欧洲很难找到可以替代的卖家。更何况,欧洲天天喊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德国甚至放弃了核能。在此背景之下,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似乎就成了最优的选项。
可能有人认为,欧盟与美国是盟友,可以从美国进口液态天然气。这个想法很美好,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且不说美国液态天然气的质量怎么样,万里迢迢跨越大西洋运输过来,途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且存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除了俄罗斯以外,卡塔尔也是天然气出口大国。但卡塔尔也已经明确表示,该国无法满足欧洲的进口需求。天然气不同于石油,运输的难度相对较大,欧盟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可以替代俄罗斯的卖家。至于说全部依赖美国的液态天然气,恐怕欧盟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不敢将能源命脉递到美国人的手上。
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欧洲还将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除了发生一场能源革命,天然气彻底退出能源市场。毕竟,欧洲人尽管天天高喊着“价值观”、“人权”,也需要开车、洗澡、用电、取暖,难道真要像政客们呼吁的那样,欧洲人要减少洗澡的次数吗?在不降低自己生活条件的前提下,欧洲人可能会积极抵制俄罗斯。等到通货膨胀落在了自己身上,欧洲人必然又要做出非常现实的选择。
我是纵横观智库,为您提供最全面的国际问题解答,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