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各国刻板印象
我是贵州人,但退休后住上海近二十年。只要跟上海人说我是贵州的,他们口中就会冒岀说: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几句顺口溜。这就是他们对贵州的刻板印象。他们根本不了解现在的贵州发展得多快多好。八月份儿子带几位台湾朋友来贵州旅游,住在金阳新区,他们都被惊到,说可以跟上海陆家嘴比美。
2. 对西方国家的刻板印象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别,欧洲各国都拥有许多各自的特点。如招手一类;
友好的手势,在希腊却意味着下地狱,希腊人暗示辞行,是把手背向对方招手。因此记住下述关于欧洲国家各自民族文化习俗特点的提示,对于跨过文化经贸活动的展开将是非常有益的。
比利时人爱把做生意和娱乐结合在一起,喜欢招待别人,也喜欢被别人招待,注重外表,注重生意伙伴的头衔。
匈牙利人比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许摆放禽类制作的菜肴,认为那样的话,幸运会随禽类飞走。
丹麦人喜欢桑那浴和饮酒,且酒较昂贵。商务活动中倘若招待一场桑那浴或多带几瓶苏格兰威士忌酒,便可增加谈资合作为最佳馈赠。
挪威人讲究守时及与人谈话保持必然距离,造访或出席家宴,要准备花或糖果送给女主人。出外郊游不要惊吓河鸟(挪威国鸟),普遍视红色为流行色。
德国人,有一种名副其实的讲究效率的声誉。德国谈判者的个人干系是很严肃的。要习惯于在所有场合下穿一套西装(不要将手放在口袋里,这被认为是无理的体现)。馈赠要针对个人,即使是以公司的名义。
希腊人爱睡午睡,为亚热带气候所致。说午安可包罗深更半夜,最后别离才道晚安。希腊人做生意方法比较传统,讨价还价到处可见。
西班牙人强调个人信誉,宁愿受点损失也不愿公开承认失误。如果你认为他们在协议中无意受到了损失而帮忙他们,,那么便永久地赢得了他们的友谊和信任。
法国人给人印象是最爱国的,即使英语讲得再好也会要求用法语进行谈判,且毫不让步。对穿戴极为讲究,在会谈时尽可能穿最好的服装。
爱尔兰人忌用红、白、蓝色组合(英国国旗色),是由于政治、历史原因所致。另外爱尔兰的法律禁止爱尔兰人离婚。
意大利人比德国人少一些刻板,比法国人多一些热情。但在处理商务时通常不动感情,做出决策较慢,并不是为了同幕僚磋商,而是不愿仓促表态。
荷兰人曾是欧洲最传统的民族,爱清洁、讲秩序,做生意时希望你在到达荷兰前就事先约定。性格坦率,开诚布公。
英国人凡事都安分守纪。他们的汽车行驶方向和欧洲其他国家正好相反。基于将英语作为母语的自负,除了英语外,英国人不会讲其他语言。
忌讳
欧洲国家有着西方人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共同忌讳。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传说;西方许多国家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暗示;在国际交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另外,在中国别离被认为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急用之列,被别离视为蠢笨(英国)和蠢汉(法国)的代称。
3. 欧洲各国刻板印象
中国人对俄罗斯人有刻板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俄罗斯人由于气候原因,表情总是很严肃,因此,中国人认为俄罗斯人是一个严谨的民族。
第二,大多数中国人在生活中没有见过俄罗斯人,没有与俄罗斯人进行过实际的接触,他们对俄罗斯人的印象都是来自于一些书籍,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俄罗斯人的形象。
4. 各国人的刻板印象
1如何打破老外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不需要打破,我们不必因为在意别人的看法,去改变自己。
2老外对亚洲人的印象是刻板,意思就是亚洲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严肃认真,缺乏幽默感。这是亚洲人从古至今,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从小到大的行为准则,严肃认真就是负责心,我们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我们自己做主喜欢,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3一个文明在乎另一个文明的看法,去改变迎合另一个文明,那还是你自己的文明了吗,人要有骨气!!!
5. 各国的刻板印象
在《长津湖》还未在美国上映之前,西方媒体给《长津湖》贴上了“宣传片”标签。然而,美国观众认为,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并没有区分正义与邪恶,也没有妖魔化美国,更不存在意识形态偏见。从始至终,这部影片体现的都是保家卫国精神,致敬曾经付出鲜血的英勇战士。他们为了和平,为了给后代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毅然决然的拿起钢枪,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屏障,捍卫了国家利益不受侵犯,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另外有美国观众评价称,在美国的电影中,美国肯定是正派人物,动不动就拯救世界。然而,在《长津湖》影片中,一支比美军装备弱的多的军队,击溃了一向自傲的美军王牌部队,这一定令美国人感到失望。因为在美国人的眼中,正派人物永远无法被击垮,天生拥有主角光环。很显然,美国人并不习惯将自己视为反派,也拒绝接受失败。所以,美媒才会对这部电影大肆批评,以偏狭的眼光审视这部经典战争影片。
美国观众还认为,从质量来看,《长津湖》制作精良,剧情紧张富有戏剧化,堪称是一部能够载入史册的好电影。美国民众抛却意识形态差异,以客观理性的角度看待《长津湖》,令人感到欣慰。随着《长津湖》在美国的爆火,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了解到这段历史,并对历史进行反思,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对华刻板印象,加深对中国的认知,这对两国民间交往来说是有利的。
虽然战争是常态,和平时光很短暂,但各国加深了解,减少敌视与仇视,走合作共赢的道路,能够有效避免冲突发生。电影作为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负责的就是传递真善美,让外界加深彼此的了解,消弭存在的矛盾与分歧。《长津湖》在美国上映,相信也能发挥到这样的作用。
6. 国际上的刻板印象
对一个国家形成刻板印象,对于媒体的宣传分不开,媒体的故意歪曲和抹黑,对于那些没有到过这个国家的人来说,能了解他的就是唯一的媒体,然而,从媒体上看到的都是被肆意抹黑和歪曲了的形象,再加上这个国家曾经很贫弱曾经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你对那些西方国家来说,他们还是用老眼光来看待这个国家
7. 对各国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舆论》一书中提出,它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8. 各个国家的刻板印象
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主要还是以前因为交流少,交通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华人劳工年代,后来因为中国慢慢强大起来,西方国家又把我们当做假想敌,西方媒体刻意制造一些不好印象丑化中国人,很多不了解我们国家的外国人就被媒体引导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