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该问题,经济观察报的记者刘俊晶认为,作为互联网共享经济的代表,共享单车一时之间成为资本和市场的宠儿。而同样使用共享理念的共享汽车正开始找到其发展的空间。不同于共享单车只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紧跟共享潮流的共享汽车可以满足日常通行的基本要求,并且具备共享单车同样的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共享汽车的使用方式类似于共享单车,用户在注册后利用APP寻找附近的可用车,驾驶结束后停在允许地点即可,通常按驾驶时长收费。
对于被视为下一片蓝海的共享汽车,敏锐的资本已经蜂拥而至,而汽车企业也纷纷加入了共享汽车线上线下的比拼。目前,诸如TOGO途歌、首汽Gofun出行、戴姆勒car2share纷纷加入战局,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公开表示,北汽开发了一款专门适合于共享新能源车的产品来供市场使用。
然而,一位关注共享汽车行业的分析师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事实上,共享汽车的概念和行动远比共享单车要推进的早,但是此前一直没火起来,就是其线下的环节难题太多了。乘着这股共享经济的新一轮热潮,共享汽车能否真正形成气候,还得看市场的表现。”
事实上,目前共享汽车的线下停、取车困难和充电设施尚未全面覆盖等现状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目前在市场上从事汽车共享业务的平台大多都集中在“重模式”(即平台拥有固定车辆),这也让其在资金和运营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