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都是恶性竞争的利益原因!
阅车多年,直至至今。发现不论从大大小小的品牌、还是车辆从里到外。都存在严重减配....
先说内部,大众福特的黑心棉事件,国产后都是一些复合废料利益最大化,早个10年前,用料都是很厚道的,车内地皮大量隔音棉,都是货真价实的海绵判断一辆车车内部用料最好的办法就是拆仪表台,个人认为德系美系在用料方面最好,铝制框架,线束卡扣,线束包裹完整不裸露!
重点减配还是外在,底盘是重点,现在车的底盘真的跟以前的比起来没发比!进口也是一样,以前宝马底盘都是大量的铝摆臂,直臂,拉臂、纵臂,前天看到一辆全新x4,不光x4,5系现在都慢慢的铝合金和钢板化了。
油底壳,气门室盖全部塑料化,铝制进气歧管绝版,铜制水箱现在看不到。甚至连防冻液都开始低端化!还有就是雾灯,我相信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性出台要求必须要有后雾灯,估计都阉割完了!不光如此,修车多年的老师可能也会发现,车子结构满满简化,虽然有部分是进步合理,但是更多的就是成本问题,以前的双叉臂多连杆,现在基本要20w以上的车型才有!某些车企甚至使用单层冲压的摆臂,更别提双层铸压焊接,铝合金材质更是奢求!
减配之后悬挂系统安全性大打折扣,虽然平时不觉得,出了事情就出来了,所以小编造奉劝大家买车首位考虑就是安全性耐用性,其次才是外观空间配置。虽然现在汽车工艺技术上很大提升,但是减配确是越来越厉害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