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压力的用车购车标准:月表年车月薪-手表价值
年薪-汽车价值
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奢侈品消费应该是理性的,也是在网络上最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消费标准。当然这是撇开“啃族”不谈的规则,如果购车成本无需考虑而只需要关注用车开支,亦或者连车辆的正常养护成本都不用关注的话——月薪2K开豪车的大有人在,只是这种现象不是普遍现象所以不具讨论的价值。
月表年车是否会带来压力汽车与手表都是奢侈级消费品,但好在手表养护成本非常低,且这一物件中很多品牌是具有增值价值的,所以本篇同样不讨论手表——需要说明的是以月薪购买手表不算冲动消费,当然如有特殊爱好且无其他不良嗜好的话,以年薪购买手表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人与人的爱好不尽相同。
而以年薪购买汽车则是非常理性的消费方式,因为汽车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
汽车保值率
用车成本
养车成本
换车成本
在以全款购车之后,每年养车的账面开支与隐性开支至少有上述事项。账面开支很容易计算,假设年均行驶里程为1万公里,油费过路费的总开支约为8K左右;车险开支按照平均5K计算,养车、修车、停车、违章处理等费用共计按照5K计算。一年中养车的开支约为1.8万元(轻奢级汽车的成本)。
生活中除了养车开支以外,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传统往来等等方面都需要开支。而用车的开支占比不应该超过总开支的15%,否则必然会压缩储蓄的能力。不过这还是不是全部的开支,保值率与换车成本综合计算的隐性开支才是“大头”;一台20万元的汽车会在落地五年后下滑60%左右的保值率,前五年内车辆的价值每年减少约2.5万元。汽车的平均换车周期约为6~8年,以六年为标准——六年后需要如何换车呢?
这台20万的汽车在六年后的价值约为7~8万元,换车自然只考虑升级而不会降级——假设意向车辆是一台30万的汽车,这台车落地需要35万左右。旧车置换之后还需要承担27万左右的开支,但是不能按照这27万确定年薪标准,而是应该按照车辆的总价值计算。因为在用车过程中每年的正常开支加上隐性开支,车辆一年要支出3.5万元左右,年薪则超过40万了。
这40万的年薪实际去掉高标准的生活开支后,能剩下的储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也就说是在6年后的换车过程中,购车的成本又几乎用去了储蓄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储蓄的减少会降低生活的“抗风险能力”。所以购车按照“年车”标准实际也会多多少少有些压力,不过通过保险或者其他理财方面的补偿还能够让生活稳定而惬意,所以“年车”标准才会被普遍认可。
重点:上述模式是以全款购车为标准,如果是分期购车的话……试想以24期分期,每月出正常车辆养护开支以外,还会有几K的开支,等于每个月都要投保一份车险。那么至少还款周期内汽车用户河南有储蓄,后期想要换车靠什么呢?怕是一台车要用到报废才能考虑再换车了,而且不见得能够升级。所以购车用车不建议“超前消费”,汽车的作用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不要本末倒置才好。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大众这个车比较高级。我觉得身家没有几十亿是开不了大众汽车的![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