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意义上,一个国家的军工产业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准,因为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比如德国,德国军工技术很先进,其主产的豹2坦克,世界闻名,土耳其的主战坦克几乎是清一色的豹2。与此同时,德国的汽车工业也世界闻名。相对于的印度的汽车工业是末流,其坦克也不能自主生产。
印度的坦克主体依然是T-72,是俄罗斯上个世纪的坦克。别说自主生产坦克,印度坦克的零部件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综合比较之下,俄罗斯是一个另类,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和基础工业都不太好,总体上,俄罗斯已经沦落为世界加油站,除了石油工业,在经济全球化下,俄罗斯的参与度很低。
俄罗斯外贸经济支柱是石油和武器出口,汽车工业在全球影响力几乎为零,其他工业参与度也很低,没有人知道俄罗斯有什么汽车品牌,有什么手机品牌。但是俄罗斯的军工产业却很厉害。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违背正常规律的存在。核武器方面,美国和俄罗斯并驾齐驱。
在常规武器方面,俄罗斯武器也不落下风,在防空导弹系统上,俄罗斯的S-400和S-500防空导弹系统,号称能够发现F-35和F-22战斗机,是比美国爱国者和萨德更高等级的防空导弹系统。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俄罗斯力压美国。其波塞冬核潜艇技术也独树一帜。
在战斗机方面,俄罗斯的苏-57五代战斗机号称已经研制成功,如果苏-57没有经过实战。米格-29和苏-30战斗机则经过了实战考验。在坦克方面,印度的主战坦克依然是T-72,现在印度依然不断购地进俄罗斯坦克,俄罗斯的T-90依然是各国陆军的大杀器,俄罗斯坦克在世界上销售额很高。
坦克应该属于车辆的一种,按理说,只要坦克军工技术厉害,这个国家的装甲车和汽车都应该很厉害,在坦克技术上,美国M1A2、德国豹2、法国勒克莱尔、英国挑战者、俄罗斯T-80U在世界上赫赫有名。在这些国家里,俄罗斯则是一个例外,坦克军工技术如此高超,而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在全世界则默默无闻。关注本号,了解更多。
我国有什么汽车品牌在其它国家销售?自主品牌买来的不算!在其它国家销售得怎么样?
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出口海外发达地区的品牌有三个,销量保有量均比较理想。第一品牌为乘用车领域吉利汽车,其中出口的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是英伦与宝腾;英伦汽车的主力车型为Tx系列复古出租车,早期的Tx4在国内也有销售且至今仍有车辆在服役,不过由于外观设计过于另类并不符合普遍国人审美,所以后期英伦汽车只在英国工厂生产和销售。
作为伦敦等城市的出租车英伦Tx系列占有率不低且评价良好,尤其是英伦Tx5相当于吸引力;这台车采用插电式混动技术,纯电续航110公里、HEV油耗也能做到很低,动力系统是这台车的核心亮点之一;其次外观设计在复古的基础上融合了科技与元素,配合马车门是相当有气质的,同时能容纳六名乘客也有很高的实用性,这是一台非常个性的MPV。
除Tx5以外英伦考文垂安斯蒂工厂生产线也在逐渐丰富,生产车型会爆开新能源VAN、MPV、行政商务车以及皮卡车等,在英国市场英伦汽车已经有很大影响力;同时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销量一路飘红,虽然宝腾是大马品牌不过量产车均为吉利汽车贴标,比如博越换标的宝腾,吉利在出口汽车的品质把控方面做得挺不错,现在就需要提升国内销售车辆的品质了。
第二品牌同样为乘用车领域长城汽车,这一品牌早在1998年已经实现出口,车型涵盖SUV皮卡等车型,不过主力车型还是皮卡;出口地区包括俄罗斯、智利、南非、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销量在国内在各地区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皮卡车在国内知名度不高,所以重点还是看一看SUV。
近期长城出口的车型主要为哈弗系列的SUV,出口地区包括以俄罗斯为主的东欧市场,以及马来西亚、伊朗以及厄瓜多尔等三家工厂的辐射区域;量产车如哈弗F系列以及H高端系列在海外地区表现优异,在2019年上半年的俄罗斯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销量已经能与所谓的老牌“百年车企”抗衡了。
长城哈弗和风骏以及“炮系列皮卡”有实力在海娃地区抢占市场,因为长城汽车看似技术方面没有亮点,然而4B15、4C20、4D20系列的三台发动机均做到了大幅领先其他自主品牌,同合资车企的机器相比也在第一阵营的中上等水平;技术实际就摆在那,只是人云亦云的人太多、有了解学习欲望的人太少,加之哈弗汽车在轻量化方面确实水平一般,所以这一品牌属于叫做不叫好。
第三品牌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知名度很高比亚迪汽车,但出口车型以商用车和轨道交通为主;比亚迪的新能源大巴车出口国接近60个,其中有英美法日等所谓发达地区,在数十个客户中只有美帝耍流氓退车,在其他国家的评价是相当高的,比亚迪大巴也是第一家获得欧盟认证的自主品牌。
除大巴车以外轨道交通也在布局海外市场,不过目前上门采购的只有智利总统,最终确定在圣地亚哥建设云轨并搭售100台纯电大巴;轨道交通从地下到天上,建设周期从数年到不足一年,这是淘汰地铁的节奏,所以后期云轨会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逐渐铺开,如中车不是障碍的话在国内市场也早已遍地开花了。
比亚迪汽车在乘用车领域目前没有出口,电池产能更不上导致面向国内销售的每一款新车,在上市初期都会存在数月订不到车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这是饥渴销售,然而深聊之后才发现真的是生产不出来,因为饥饿到一定程度早已在销售端引发了意向车主与销售商的各种矛盾,意向客户也有大量流失。
所以比亚迪乘用车出口还需要等待,只有电池生产线全面扩建后才能满足内销和出口,同时有可能连带光伏储能项目扩展;不过届时打开海外市场的方式应会为收购某“百年车企”,因为这种模式要省心的多。
(上文由天和Auto原创首发,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有很多出口的。
上汽集团,上汽集团在国外已经建立了泰国,印尼,印度三大基地,主要生产上汽自主品牌车辆,泰国市场每个月在两千左右的销量,印尼也是。不要看只有两千,这两个地方体体量小,卖这么多已经不错了。还有上汽大通的T60皮卡,出口澳新,智利,沙特比较多,每个月大概也有一千多辆。
长城:出口俄罗斯比较多,并且在俄罗斯建立新工厂。
力帆:力帆主要出口越南和俄罗斯。
比亚迪:主要出口电动大巴。
还有奇瑞,吉利等,每年的出口量也不少。